地址: | 九龍觀塘道57號 | |||
電話: | 23255851 | 電郵: | info@sjacps.edu.hk | |
傳真: | 23227466 | 網址: | http://www.sjacps.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儲富有先生 |
校長 | : | 郭芸女士 |
法團校董會 | : | 不適用 |
學校類別 | : | 私立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 |
辦學團體 | : | 天主教香港教區 |
宗教 | : | 天主教 |
創校年份 | : | 1958 |
校訓 | : | 「止於至善」就是 拉丁文到達星辰的意思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45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聖若瑟英文中學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英文 |
校車服務 | : | 校車; 保姆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44000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3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 |
其他收費 | : | - |
課室數目 | : | 18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2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多媒體學習室、音樂室、視藝室、資優教育資源中心。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其他 | : | 聖堂、網球場。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33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90% |
學士 | : | 9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20% |
特殊教育培訓 | : | 10%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38% |
5-9年 | : | 12% |
10年或以上 | : | 50% |
2019/20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3 |
小二 班數 | : | 3 |
小三 班數 | : | 3 |
小四 班數 | : | 3 |
小五 班數 | : | 3 |
小六 班數 | : | 3 |
總數 | : | 18 |
2020/21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3 |
小二 班數 | : | 3 |
小三 班數 | : | 3 |
小四 班數 | : | 3 |
小五 班數 | : | 3 |
小六 班數 | : | 3 |
總數 | : | 18 |
班級教學模式 | ||
傳統教學。 | ||
班級結構備註 | ||
-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3 |
多元學習評估 | : | 口試、筆試、專題研習、匯報、角色扮演等。 |
分班安排 | : | 平均編班。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8 |
每節一般時間 | : | 3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0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00 |
午膳時間 | : | 12:20 - 13:20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 : | 每天早操、每天護脊操、多元化課外活動。 |
備註 | : | - |
選修:劍擊,體操,武術,空手道,游泳,高爾夫球,圍棋,日/法/西班牙語。資優:科學,數碼特工,藝術,創意寫作,電腦。課後:領袖培訓,英語戲劇,表達技巧,奧數,中/英集誦,網球,乒乓球,足球,籃球,歌詠團,幼童軍,普通話,花式跳繩等。 |
提供優質教育,讓學生在學校的多元教育項目各展所長。發展學生潛能及創意思維,透過自我成就建立自信,學習在良性競爭中力爭上游。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校董會→校監→校長→副校長→主任→教師。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校董會成員:校監(主席)、成員包括:校長、神父、現職/退休校長、資深教友。 列席成員:副校長、校友會代表、家長教師會代表、教師代表。 |
環保政策 | : | 學校,教師及學生全力減少浪費。 |
學校關注事項 | : | LET'S R.O.C.K.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全力推行: 語境教育、資優教育(全班及抽離式資優課程)。 基本課程外,亦安排:主題活動、聯課、專題協作、講座、成長課、思維課、星期三課程、星期五活動。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閱讀計劃:推行中、英文廣泛閱讀、圖書共享閱讀、中、英文網上閱讀「每日一篇」、早讀時段。 2. 資訊科技:有多媒體學習中心,訓練學生應用資訊科技,方便自學;各課室均有多媒體電腦、平板電腦、電子器材及寬頻上網設施。 3. 專題研習:讓學生在課堂以外亦能與同學進行各科的交流及學習。 4. 德育及公民教育:藉早會、週會、德育課及專題講座,培養學生正確及積極的生活態度。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跨學科學習。設立星期三課程和星期五活動:安排各級學生在該學習時段學習指定課程及各類型體能活動,以提昇學生不同智能的發展,如思維、科研、外語訓練等,為日後學習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正向教育。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提供予個別學生:科目輔導,學習技巧輔導。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提供予個別學生:科目輔導,學習技巧輔導,社交技巧輔導。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透過語境及日常課程,學生學習使用英語,普通話及廣東話:英語教授英文、數學、常識,普通話教授中文,廣東話教授其他科目。 發展學生潛能,提供資優課程及多元化活動。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長教師會成立於1971年,旨在加強家校聯繫。家長教師會執委(家長及教師)定期聚會,討論學校事宜。該會亦舉辦年度親子旅行、家長講座,謝師宴,及家長也敬師等活動。學校會邀請家長參與參觀,運動會及水運會。 |
校風 | : | 校風淳樸,學生知規有禮,師生相處融洽。舉辦宗教活動、週會,以聖經、專題演講及祈禱,使學生明白修身處事的正確態度。重視家校合作,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活動,加強溝通。學校輔導主任及教育心理學家提供個人、家長、小組輔導服務及活動。 |
學校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加強推行:英文國際音標課程、資優教育、語境教學;e-learning;英語及普通話教師計劃、英語戲劇。為各級學生安排校本課外活動,讓學生發展多元智能。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老師積極參加各類提升專業發展的課程。 |
其他 | : | 每天早會以英語進行,學生亦習慣於課堂外和老師以英語交談,學校還提供多元化英語學習活動(如:世界故事日,開心星期三,名人諺語,趣味英語,經文誦讀等)營造不同的英語學習環境,提升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