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香港第三街179號C座 | |||
電話: | 25472306 | 電郵: | info@stlouisps.edu.hk | |
傳真: | 37434571 | 網址: | http://stlouisps.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陳鴻基神父 |
校長 | : | 吳錦聰先生 |
法團校董會 | : | 不適用 |
學校類別 | : | 私立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 |
辦學團體 | : | 鮑思高慈幼會 |
宗教 | : | 天主教 |
創校年份 | : | 1927 |
校訓 | : | 學問與虔敬並重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92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聖類斯中學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 |
校車服務 | : | 校車; 保姆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無 |
學費 | : | $44000 分10期繳交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6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 |
其他收費 | : | 約$1,600(學習簿及手冊、成績表編印、視覺藝術科物料) |
課室數目 | : | 13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1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3間(包括STREAM多用途室、音樂室、廣用室)。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 |
其他 | : | 所有課室及特別室均有空調及多媒體設備。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25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2% |
學士 | : | 48%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40% |
特殊教育培訓 | : | 5%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32% |
5-9年 | : | 30% |
10年或以上 | : | 38% |
2019/20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3 |
小二 班數 | : | 3 |
小三 班數 | : | 2 |
小四 班數 | : | 2 |
小五 班數 | : | 2 |
小六 班數 | : | 2 |
總數 | : | 14 |
2020/21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2 |
小二 班數 | : | 3 |
小三 班數 | : | 3 |
小四 班數 | : | 2 |
小五 班數 | : | 2 |
小六 班數 | : | 2 |
總數 | : | 14 |
班級教學模式 | ||
以聖若望鮑思高的預防教育法作為輔導的基礎,除一位社工和一位輔導老師外,全校老師均會負責輔導學生的工作。 | ||
班級結構備註 | ||
-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2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2 |
多元學習評估 | : | 減少測考次數、加強單元評估、專題研習、課外活動、日常表現以及在各科滲入自評及互評元素。於每次測考之間會進行多次不計入成績表分數的小測驗,以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 |
分班安排 | : | 會以平均能力分班。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8 |
每節一般時間 | : | 40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7:4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2:40 |
午膳時間 | : | 12:00 - 12:35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 : | 健康飲食在校園活動。 |
備註 | : | 午膳後及放學前設有休息時段,讓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另有飛鷹綠化計劃,以提昇學習興趣、能力及加強自信心。 |
足球隊、籃球隊、羽毛球隊、乒乓球隊、泳隊、中英朗誦隊、普通話朗誦、歌詠團、管弦樂團、公教同學會、英語話劇、IT小先鋒、園藝、英語集誦、音樂遊戲、創意繪畫、摺紙、體育遊戲、繪畫及手工藝、國際象棋、劍擊等。 |
以慈幼會會祖聖若望鮑思高的預防教育法培育青少年,使他們擁有專業的能力,高尚的品格和靈性的修養。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本校以校董會為首,日常工作由校長、主任及老師負責。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由校監、校長及七位辦學團體委任的成員組成。 |
環保政策 | : | 學生透過參與不同的環保活動,如節約用水、廢紙回收等,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學生懂得與師長分享,讓師長有機會陪伴自己 2.學生透過STEM,提升思考、分析及表達能力 3.學生學會正向思考,培養同理心,懂得體諒別人 4.增強學生自信心 5.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喜愛學習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每課節40分鐘,以便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讓學生多進行小組討論,老師亦照顧個別學習差異學生,配合不同的學習需要和目標。推行不同主題比賽及跨課程的專題研習,將教育滲透在語文、音樂、視覺藝術等科目。此外, 本校設有跨學科活動時段,以主題來整合學科知識。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閱讀獎勵計劃:透過計劃,提昇學生語文能力及開拓視野。 2. 專題研習:制定與生活經驗有關的主題,讓學生在過程中透過同學協作及資訊科技配合,達到學習成果。 3. 成長課:讓學生在自由自律的氣氛中,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斯文有禮、重義守信、勇於服務、知恩報恩的良好公民。 4. 宗教培養:讓學生在虔敬上主的基礎上,建立正確的道德標準及社會價值觀,勇於承擔自己在家庭、社會中的責任。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透過教學活動、專題研習、參觀、遊學增強學生的共通能力。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每年均會訂立不同有關正面價值觀的主題,學校將會設計一系列講座、成長課、校本活動等,透過活動教育同學正面的價值觀及態度,並透過獎勵計劃,鼓勵同學於校園、社區、家庭中實踐出來。同時,老師及社工亦會選出禮貌大使協助老師在學校舉行活動,宣揚正面文化。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推行「飛鷹綠化計劃」,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及提昇學生的自信及自尊。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為有需要學生增加測考時間、微調個別學生功課量。與學生個別面談,以加深了解他們的需要,在校適應情況及對在學校生活的感受。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學生必須在主科及平均分取得合格成績,方獲校方考慮批准升班。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發展,並提供支援,使各活動順利進行。 |
校風 | : | 1. 學生可於課餘及假日回校參與各項活動。 2. 學生有空間和自由,與教師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 3. 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生活,投身各項服務,認同及支持學校的辦學宗旨。 4. 學校致力發展靈、德、智、體、群、美的全人培育,不斷提昇教學質素。 |
學校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因應社會對「兩文三語」的重視。數學科和常識科的科學部份會採用英語授課,加強學生對英語的聆聽及說話能力。中文科會採用普通話教授,以提昇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和寫作能力。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全體老師每年參加三次由慈幼會或其他教育機構舉辦之教師發展活動。 |
其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