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粉嶺璧峰路四號 | |||
電話: | 26700103 | 電郵: | pgms_off@yahoo.com.hk | |
傳真: | 26685422 | 網址: | http://www.pgms.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曾永華先生 |
校長 | : | 馬慶輝先生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基督教九龍五旬節會 有限公司 |
宗教 | :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 | 1986 |
校訓 | : | 信、望、愛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34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 |
校車服務 | : | 校車; 保姆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2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240(雜項費用) |
其他收費 | : | - |
課室數目 | : | 26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2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13間(STEM Lab、視藝室、音樂室、英語學習室、遠程教室各一間、多元活動室八間)。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 |
其他 | : | 全校空調。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8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3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98%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21% |
特殊教育培訓 | : | 41%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19% |
5-9年 | : | 9% |
10年或以上 | : | 72% |
2019/20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6 |
2020/21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0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5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6 |
班級教學模式 | ||
推行小班教學,採用合作學習及多元化教學方法授課,配合學生學習風格,讓學生透過分組、協作、研習,增強師生間互動,從而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 | ||
班級結構備註 | ||
-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3 |
多元學習評估 | : | 除考試外,著重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性及溝通技巧等,專題研習會獨立作評估。各科設進展性評估,體育科設體適能評估。 |
分班安排 | : | 根據學生成績,平均分班。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9 |
每節一般時間 | : | 3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4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40 |
午膳時間 | : | 12:05 - 13:05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 : | 設有早操、護脊操、護眼操及靜心課間操,提醒學生運動及保護身心靈健康的重要;並依據「小學午膳營養指引」揀選午膳供應商,建立健康衞生的飲食環境。 |
備註 | : | - |
花式跳繩、中國武術、跆拳道、小型網球、籃球訓練、乒乓球訓練、田徑訓練、游泳、奧數、珠心算、基督男、女少年軍、戲劇、中國舞蹈、爵士舞、素描、弦樂、藝術體操、綜合藝術、圍棋等。 |
本校以傳福音為宗旨,引導學生認識真理,並按學生的能力及興趣,配合教育局標準課程,以多元化教學方式,引發學生學習;務使學生在靈、德、智、體 、群、美各方面有均衡發展。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由辦學團體委任校董擔任學校管理委員會成員,學校管理委員會以下設學校行政小組及功能組別,由校長帶領制訂政策及推動各方面的發展。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校長、老師、家長、校友、專業人士、商界主管及牧師共18人。 |
環保政策 | : | 著重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透過訓練綠化大使,宣傳及推動校內的環保活動。 |
學校關注事項 | : | 發展STEM教育、推動生命教育。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及學會學習是本校課程規劃的基礎。本校根據學生的需要、特質及興趣,各科的特色,課程發展的新趨勢,與教育局及不同的專業團體合作,規劃及發展能提升本校學生學習能力的校本課程,培養學生成為終身的學習者。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本校推行小班教學,優化學生學習環境,採用多向互動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互動中學習。有系統地推行三層模式資優教育計劃,發掘學生在學業上及學業以外的潛質,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推動「自主學習」,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校本課程,讓學生掌握不同的學習策略進行學習。本校參加香港中文大學QSHK「優質學校在香港」計劃,從「課堂學習」、「社會參與」及「體藝發展」等方面培育學生全人發展。普及電子學習,以發展學生廿一世紀資訊素養的能力。推行家長教育,讓家長更有效支援學生學習。推行STEM教育,提升學生的解難及創造能力。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透過校本課程及多元化的校本課程,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連繫各科組,隨課程培養學生接納、欣賞及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等價值及態度。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推行校本資優教育計劃,鼓勵學生追求卓越,發展潛能,達致更理想的表現。推行及早識別計劃和設計分層課業,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透過全校參與模式,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高全校教職員對需要支援學生的認識;運用彈性的課程、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照顧全校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發揮朋輩輔導精神,建立學生間關愛共融、互相體諒及接納的文化。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增設協作老師,以抽離及協作的教學模式,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輔導服務;按學生學習需要增刪課程,並設計分層課業調適學習內容;為有個別需要的學生,提供個別學習計劃;增設資優小組,提供抽離式資優課程,提升學生的潛能,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適切照顧資優學生的學習需要。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成立家長教師會、家長義工小組,使家長融入學校,促進和諧關係。 |
校風 | : | 本校校風淳樸,以聖經真理引導學生,師生關係融洽,學生友愛互助,品行良好。 |
學校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發展STEM教育,強化學生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 推動生命教育,培養學生正面的人生觀,讓他們活出豐盛的人生。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本校著重教師發展及培訓,推行專科專教,舉辦教師專業發展日,鼓勵老師每年參與不少於50小時持續專業發展活動,提升教學效能。校方更設定共同備課及觀課時間,讓教師參與教育局專業支援、種籽計劃及報讀教育局舉辦的講座或工作坊,為老師提供分享教學經驗的機會。 |
其他 | : | 九龍五旬節會獎學金、五旬節靳茂生小學校友會獎學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