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上水石湖墟天平路30號 | |||
電話: | 26738581 | 電郵: | lctms@ymail.com | |
傳真: | 26680223 | 網址: | http://www.lctms.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李智廣先生 |
校長 | : | 陳建順先生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李志達紀念基金有限公司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91 |
校訓 | : | 自愛、自律、自主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60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 |
校車服務 | : | -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5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 |
其他收費 | : | 全年雜費$310 |
課室數目 | : | 30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1 |
圖書館數目 | : | 2 |
特別室 | : | 設有多媒體學習室、電腦室、遠程教室、舞蹈室、學生活動室、音樂室、輔導教學室、視藝室、醫療室。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其他 | : | 全校空調、室內運動場、資訊文化藝術廣場、籃球場。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7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4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99%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23% |
特殊教育培訓 | : | 25%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52% |
5-9年 | : | 12% |
10年或以上 | : | 36% |
2019/20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5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5 |
小五 班數 | : | 5 |
小六 班數 | : | 5 |
總數 | : | 30 |
2020/21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0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5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5 |
小五 班數 | : | 5 |
小六 班數 | : | 5 |
總數 | : | 30 |
班級教學模式 | ||
本校推行合作學習,並開設多班拔尖及學業輔導小組,以支援能力出眾及在學習上有特別困難的學生,以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及學業成績。 | ||
班級結構備註 | ||
-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2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2 |
多元學習評估 | : | 進展性評估:觀察學生日常上課的學習態度及表現作出多元評估。總結性評估:透過兩次學科考試(期考及期終試)、品德表現、教師評語、學藝表現等多元化評估。 |
分班安排 | : | 平均能力分班。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8 |
每節一般時間 | : | 40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05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00 |
午膳時間 | : | 12:05 - 13:00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 : | 校方鼓勵學生每天帶備水果於午膳享用。 |
備註 | : | 星期五放學時間為下午2:15。 |
本校透過推行多元化活動,幫助學生發展多元潛能。活動性質涵蓋學術、藝術、體育、興趣及德育等方面;活動形式多樣化,包括興趣小組、訓練項目、旅行、講座、參觀、戶外學習、比賽和表演等。 |
本校以陽光教育理念辦學,為孩子提供全人教育,重視語文及品德培育,在此基礎上提供博雅和創意教育,培養孩子自律、自愛、自主,且善於溝通、勇於創新。教師以關懷、讚賞及成功經歷引導孩子作愉快有效的學習。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設校政委員會,負責制定校內的整體政策。屬下設學校發展委員會、學教發展委員會、校風及學生發展委員會。各委員會的成員除行政人員外,也有基層教師代表。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於2009年成立法團校董會。 |
環保政策 | : | 不定期舉辦一些以環保作主題的活動。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 提升師生文化底蘊。 2. 深化閱讀發展。 3. 培育學生具備領袖素質。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利用課時進行多元學習,體現五育,更讓學生走出課堂,讓學生通過實踐,學會學習。強化各科知識的相關性,進行跨科協作。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以閱讀計劃營造全校閱讀氛圍。學科則利用資訊科技作多媒體學習。另會因應學生成長需要設計成長課及成長小組,參與成長的天空計劃,以提升生活解難及抗逆能力。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課堂以合作學習模式進行,讓學生從小組學習中培養溝通、協作、批判等共通能力。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品德教育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元素,學校通過各學習領域、課程及學習經歷,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幫助他們遇上逆境時,懂得辨識是非,作出客觀分析和判斷。學校以培育學生七種價值觀和態度,即:「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和「關愛」,作為推動品德教育的方向。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學業輔導小組、拔尖計劃、師徒計劃、導修課、正規課堂。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生支援小組主要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老師及社工,運用資源包括︰學習支援津貼、加強言語治療津貼等,透過協作機構,在學校、學生、教師及家長等層面照顧及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重視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課程按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和需要作出調適;合作學習的推行進一步加強學生間的互動,啟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注重家校協作,除了成立了家長教師會外,更不時舉辦一系列與學科及子女成長有關的家長講座及工作坊,旨在令家長更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情況。 |
校風 | : | 校風淳樸、學生尊師重道;教師奉行愛心教育,全校充滿愉快學習氛圍。推行全方位輔導課程,支援學生均衡發展。學業支援方面,設拔尖課程,培訓成績優異學生。 |
學校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未來發展項目:深化語文、博雅及創意教育,推廣閱讀風氣,加強家長教育及家校合作。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除鼓勵教師修讀學術課程外,亦會安排校本主題性工作坊及專科知識分享環節。另校本觀課文化已建立,正致力促進教師個人化專業發展及增加教師的文化素質。 |
其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