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將軍澳文曲里2號 | |||
電話: | 21911929 | 電郵: | aoglsttko@gmail.com | |
傳真: | 21911611 | 網址: | http://www.lsttko.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張鴻華先生 |
校長 | : | 張麗君女士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竹園區神召會 |
宗教 | :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 | 1997 |
校訓 | : | 忠孝勤誠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85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 |
校車服務 | : | 保姆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無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2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300 |
其他收費 | : | - |
課室數目 | : | 30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2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自學及電子閱讀室、英語室、電腦室、音樂室、視藝室、STEM ROOM、兒童健康管理中心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其他 | : | 家長教師資源活動中心、親子農莊、自然教育徑、省德園藝。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3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42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33% |
特殊教育培訓 | : | 35%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46% |
5-9年 | : | 16% |
10年或以上 | : | 38% |
2019/20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3 |
總數 | : | 23 |
2020/21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0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4 |
班級教學模式 | ||
全校發展小班教學,小一至小三以分組互動學習為主,統合不同學習單元進行活動教學;小四至小六著重提升學生探究及自學能力,多運用發現式學習。 | ||
班級結構備註 | ||
學校著重小班教學及合作學習之教學模式,進一步支援學生需要,提昇學生學習果效。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4 |
多元學習評估 | : | 各科除了按學科的需要進行紙筆評估外,也加入平日默書分數、作文分數、課堂表現、自學、專題學習、口頭匯報、生活技能及多方參與等進展性的評估方式。 |
分班安排 | : | 按男女學生人數平均分班。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10 |
每節一般時間 | : | 3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15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4:15 |
午膳時間 | : | 12:25 - 13:25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 : | 著重學生關注個人身心健康,多年來與不同社區團體合作,推行健康活動、比賽、獎勵計劃及培訓,讓學生充實健康知識及生活技能,從而培養健康生活。 |
備註 | : | 學校著重提供學生豐富而充實的學習生活,透過多元化課外活動、藝術培訓、專題學習日、教育性參觀、交流團、生活技能訓練營、服務學習,以及參與公開比賽等活動,從而提升學生自信心及自尊感,並對其學習動機有正增強作用。 |
英文拔尖課程、數學拔尖課程、銀樂隊、中國舞、朗誦、英語小編輯、武術、花式跳繩、田徑、籃球、足球、羽毛球、藝術小伙子、合唱團、STEAM小先鋒、公益少年團、少年警訊、交通安全隊、小童軍、環保大使、健康大使、公民大使、小女童軍、幼童軍、社區服務大使 |
本校秉承基督教教育的精神,遵照聖經的教導,藉著福音的大能,提供基督教全人教育,讓學生在真理和神的愛中,培育成材,養成良好品格、發展多元潛能、建立積極信心、培養終生學習的能力、熱愛生命的情操、敢於創新的思維和勇於承擔的使命感,俾能建立美滿豐盛的人生,貢獻社會,榮神益人。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法團校董會委任校監、校長領導核心成員,統籌學校各範疇。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包括校監、校長、六名辦學團體校董、一名替代辦學團體校董、兩名獨立校董、一名教員校董、一名替代教員校董、一名家長校董及一名替代家長校董。 |
環保政策 | : | 本校著重環保教育,透過不同環保活動如廢物回收、廢物利用、綠化校園計劃等,讓本校學生建立正確環保意識。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 跨課程閱讀。 2. 電子教學。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課堂學習以學生為中心,著重師生互動,進行合作學習模式,以啟發學生學習潛能,培養學生自學及探究能力。透過校本主題活動、服務學習、戶外學習、聯課活動、參觀及訪問,讓學生走出課室,擴闊視野,從活動中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另本校推行校本支援計劃,提高學與教的效能。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除學科成績外,本校非常重視培育學生良好品格,故品德教育已滲入正規課堂中。另設有生活教育課,編入品德教育課題,從而提升學生公民教育意識。圖書館主任設計一系列活動,藉以教授學生掌握從閱讀中學習的技巧及培養閱讀的興趣;亦以常識科為主,其他科目為輔,進行專題研習;以及配合各學科提供不同類型之網上學習模式,鼓勵學生利用資訊科技進行自學。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透過專題研習、科學探究活動、校本主題及學術週活動,培養學生九種共通能力及正確價值觀,發展學生多元智能。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學校透過有系統的公民教育課程,提供學生更多的學習經歷和生活體驗,培育學生堅毅、主動積極、敢於接受挑戰和對抗逆境的態度。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全校參與功課輔導、學習小組支援訓練、區本支援計劃、校本支援計劃。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校設有學生支援小組,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帶領小組運用額外資源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例如︰訓練小組。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本校根據教育局指引,對非華語學生作適當的支援,設有課後中文學習支援班,協助學生適應本地教育體系及學好中文,讓學生盡早融入社會。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開設中、英文拔尖及補底課程;照顧學生學習需要,逐步建立各學習領域的校本課程;開辦輔導課及小學加強輔導班;透過功課、默書及考試調適等方法,達致照顧學生學習差異為目的。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舉辦活動有家長學堂、家長合唱團、家長演藝團、家長舞蹈團、家長設計師、家長演奏團、親子旅行、親子工作坊、家長興趣班、家長教育講座等;邀請家長擔任義工服務,如:學童午膳、運動會、公益金慈善義賣、校服回收、探訪長者等,培養家校和諧關係,提升學生、家長對學校的歸屬感。 |
校風 | : | 本校校風純樸,著重培育學生品德教育;全校採用多獎勵、少處罰政策,推行全校一致性獎勵計劃,又推行校本輔導計劃,提升學生自尊感及關顧文化。 |
學校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著重提升「學與教」,並逐步為不同學科引入英語教學元素,發展不同學科升中銜接課程,為升讀中學作好準備。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教師發展日、教師專業分享會、共同備課、同儕觀課、教研活動、協作教學。 |
其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