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將軍澳唐賢街2號 | |||
電話: | 21770050 | 電郵: | plkwwsmail@yahoo.com.hk | |
傳真: | 21770406 | 網址: | http://www.plkwws.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郭羅桂珍博士 |
校長 | : | 陳瑞良先生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保良局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99 |
校訓 | : | 愛、敬、勤、誠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80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 |
校車服務 | : | 校車; 保姆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2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310 |
其他收費 | : | - |
課室數目 | : | 30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2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圖書館、英語活動室、音樂室、電子音樂室、資訊科技教室、視藝室、學生活動中心、校園電視台、室內游泳池。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其他 | : | 全校鋪設無線網絡、全校課室安裝輕觸式互動電子顯示屏、實物投影器。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4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5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98%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12% |
特殊教育培訓 | : | 33%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28% |
5-9年 | : | 7% |
10年或以上 | : | 65% |
2019/20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5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5 |
小五 班數 | : | 5 |
小六 班數 | : | 5 |
總數 | : | 30 |
2020/21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0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5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5 |
小五 班數 | : | 5 |
小六 班數 | : | 5 |
總數 | : | 30 |
班級教學模式 | ||
全校以啟發潛能教育的理念,實施小班教學,並以適異教學和分組學習,為不同能力學生提供適切的分層課程。 | ||
班級結構備註 | ||
-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3 |
多元學習評估 | : | 1. 全學年進行3次考試,檢視學生的能力發展,並作教學回饋。 2. 除紙筆評估外,更有專題研習、小組討論、課堂表現、實作評估、家長評估等多方參與的評估方式。 |
分班安排 | : | 1. 小一按男女比例編班。 2. 小二至小六,其中兩班為精英班。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9 |
每節一般時間 | : | 3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0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35 |
午膳時間 | : | 12:10 - 13:10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由家長安排及學生自備。 |
健康校園生活 | : | 1. 設早操時段。 2. 推動校園健康飲食文化,培養學生的良好飲食習慣。 |
備註 | : | 每年均籌辦國外及國內交流體驗活動,曾交流地點包括內地、美國、紐西蘭、澳洲、日本、新加坡、沙巴及台灣等。 |
游泳隊、合唱團、數學精英訓練、環保小先鋒、樂器班、中鼓隊、流行樂隊、舞蹈組、詠春隊、花式跳繩隊、曲棍球隊、欖球隊、龍獅隊、旗操隊、辯論隊、話劇、童軍、小小藝術家、交通安全隊等60多項活動。 |
勉勵學生恪守「愛、敬、勤、誠」的校訓精神,並推展「五育質素圈」,務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獲全面發展,成為健康活潑,關懷社會,守法負責,自學不倦,追求終身學習的公民。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設有法團校董會,日常運作由校長帶領各學校行政、課程發展和學生成長組,推展各範疇事務,推行啟發潛能教育。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法團校董會於2012年成立,成員包括校監、辦學團體校董、校長校董、獨立校董、教員校董、家長校董及校友校董。 |
環保政策 | : | 制訂學校環保政策,涵蓋教育、節能、減排、回收、採購等各方面,並透過正規和非正規課程,多角度教育學生關注環保,實踐綠色生活。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 持續實踐「啟發潛能教育」理念,培養學生良好品德。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1. 持續發展校本課程,因應學生不同需要剪裁學與教內容,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 運用多媒體教學、全方位學習時段及組織跨學科學習,使學生的學習在深廣度得以全面發展,透過各科不同的學習內容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德育及公民教育:重視品德及人格培育,推行校本成長生命教育課程,培養學生正確的生命價值觀,領會生活的美好,成長的智慧,關愛他人,服務社群。 2. 從閱讀中學習:每星期均設有「閱讀課」;定期舉行「草地讀書會」,引領學生進行繪本閱讀;語文科教授學生閱讀策略,讓學生喜愛閱讀,學會閱讀。 3. 專題研習:透過探究及研習,培養學生的創科精神,並且學會彼此協作,以堅毅的態度解決問題。 4.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運用電子學習,加強互動學習,提高課堂參與和回饋,深化學習成果。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在課堂中以小班教學的合作學習模式,發展學生的協作及溝通能力;透過多樣化的學習經歷,包括創意設計思維課程、校本資優課程、STEM課程、編程課程及機械人課程等,提升學生的明辨、創意、解難、溝通和協作能力。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透過班級經營,營造關愛校園文化;每周設德育成長課,灌輸正確的價值觀;歷奇成長活動,培養團結合作,堅毅意志和凡事感恩的態度。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1. 設立學生支援小組,透過各種計劃照顧資優及能力稍遜學生。 2. 加強及早識別機制,以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持續發展調適學習進度及評估,定期與家長跟進學生的學習進度。 3. 設有校本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等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支援。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1. 設有「學生支援小組」,採用「全校參與」模式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 2. 由SENCO統籌各項共融措施,為有需要的學童提供三層支援模式。 3. 重視家校合作,建立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一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1. 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抽離式的輔導學習,支援他們學習中文。 2. 因應非華語學生的不同需要和情況,訂定循序漸進的目標、進程及學習成果,調適課程和教學策略,透過小步子的方式學習,提高學習效能,以期協助銜接主流課堂。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1. 教研工作,持續為有需要學生設計課程。 2. 設抽離式課程,拓展資優生思維教學,為其提供各類進階課程及支援。 3. 全級式資優校本課程,設立人才庫有系統地記錄學生的強項智能,為學生提供表現平台,盡展所長。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1. 每年舉行多次家長會,與家長教師會合辦活動,確保緊密溝通。 2. 利用手機程式,鼓勵家校經常保持聯繫,關顧學生成長。 3. 法團校董會設有家長校董,讓家長參與校政事務。 4. 設有家長課程,協助家長協助子女的學習。 |
校風 | : | 1. 校風淳樸,重視班級經營,著重學生品格的培養及建立校園關愛文化。 2. 推行全方位輔導計劃,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培養多元智能。 3. 駐校社工、言語治療師和校本教育心理學家為有需要學生及家庭作出適時的支援。 |
學校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開發校本課程,推行適異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態度和能力。 2. 建立校內、校外的學習群體,促進專業成長。 3. 創設多元化的學習機會,透過全方位的學習經歷,擴闊眼界,實踐全人教育。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1. 每周為主要學科編訂共同備課時段,共同設計教學計劃。 2. 參與教育局及其他大專機構的課程發展計劃,完善校本課程。 3. 教師定期進行同儕觀課,彼此分享教學的成功經驗。 4. 透過校際及境外交流和觀摩,擴闊專業視野。 |
其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