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將軍澳唐賢街6號 | |||
電話: | 26235679 | 電郵: | info@tkocps.edu.hk | |
傳真: | 26237267 | 網址: | http://www.tkocps.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馬偉良神父 |
校長 | : | 馬一龍先生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聖母聖心會 |
宗教 | : | 天主教 |
創校年份 | : | 1990 |
校訓 | : | 勤、敏、愛、誠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60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 |
校車服務 | : | 校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2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 |
其他收費 | : | $20校友會永久會費 |
課室數目 | : | 30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2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電腦室、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牧民室、美勞室、音樂室、活動室、視藝創作室、校園電視台、英語室等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其他 | : | 弈棋區、綠田園、英語角、閱讀角等。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5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3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34% |
特殊教育培訓 | : | 40%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16% |
5-9年 | : | 4% |
10年或以上 | : | 80% |
2019/20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5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5 |
小五 班數 | : | 5 |
小六 班數 | : | 5 |
總數 | : | 30 |
2020/21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0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5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5 |
小五 班數 | : | 5 |
小六 班數 | : | 5 |
總數 | : | 30 |
班級教學模式 | ||
本校推行小班教學,運用小班策略提升學生參與及照顧個別差異。 | ||
班級結構備註 | ||
-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2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2 |
多元學習評估 | : | 1. 專題研習評估。 2. 中/英文科分為聽、說、讀、寫等不同範疇評估。 |
分班安排 | : | 四至六年級按相若能力編班。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9 |
每節一般時間 | : | 3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3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45 |
午膳時間 | : | 12:45 - 13:40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 : | 1. 推行將天至FIT計劃、活力小息等,提高學生參與運動的機會,亦同時鼓勵學生鍛煉身體。 2. 設立綠色新天地,藉以提高學生愛護環境意識,綠化校園。 |
備註 | : | 1. 逢星期三下午2:50至3:45為課外活動課。 2. 各項興趣班及長期訓練班於星期六或課後進行。 |
本校興趣小組:趣味普通話、趣味數學、管弦樂團、藝術探索、基督小先鋒、趣味魔術、弈棋等三十多項。 專項訓練小組:集誦、合唱團、口風琴合奏、舞蹈、球類活動、游泳、田徑等二十多項。 |
本著基督愛的精神,引導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及靈各方面的發展;實踐基督的教訓,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在學習中不斷自我完善,將來成為一個有愛心、具創造力及對社會有貢獻的好公民。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學校管理架構分明,由校務委員會管理,並由各部門切實執行。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將軍澳天主教小學法團校董會 |
環保政策 | : | 提升學校的環保意識:珍惜能源,愛護地球。 |
學校關注事項 | : | 強化互動學習 燃亮正向人生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1. 普通話教授中文科。 2. 英語科重點: Sing to learn,Learn to read,Read to learn,RWI。 3. 數學科內滲入英文工作紙,六年級下學期加入初中英數課程。 4. 以英語為授課語言的科學科。 5. 本校課程提供學生不同學習經歷,同時促進他們德、智、體、群、美及靈發展。 6. 專題研習週的跨科目課程能讓學生學習到建構知識的技能。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設立閱讀課,學生在指定時間共同閱讀,培養愛閱讀的氣氛。圖書課教授學生閱讀技巧;中、英文科的閱讀計劃及圖書科的閱讀活動,對推動校園的閱讀風氣及文化有積極的作用。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進行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不同的共通能力。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推行正向教育,引導學生發掘自己的性格強項,配合自己內在積累的正向資源,藉積極、堅毅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從而邁向圓滿的人生。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協作教學、同儕支援、調適評估的方法、家長參與、加強輔導課、輔導課、提升班及資優班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學習差異。開辦小一適應課程及舉行多次小一家長會。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推行「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成立學生支援組,為學生訂定學生支援紀錄表及定期舉行家長會;讓家長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特性,從而配合學校的措施。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教師透過分科及備課會議共同商討課程內容,以符合教育局課程發展的要求;並且適當地調適課程,以學生為本,達至主動學習的教育目標。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長教師會每年舉辦多項家校活動。 |
校風 | : | 1. 校風淳樸,學生謙恭有禮,虛心受教。 2. 師生關係密切,畢業生對母校懷有強烈的歸屬感。 3. 開辦小一適應課程。 |
學校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由課程主任因應課程改革的方向調整現有課程,並引入新的教學策略。 2. 貫徹兩文三語教學政策。 3. 完善學校自評工作。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定時進行小班教研的工作,並在教師發展日作更深入的專業訓練,以學生為中心、提升學生的參與程度及有效地照顧個別差異的教育目標。 |
其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