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將軍澳唐俊街1號 | |||
電話: | 22463959 | 電郵: | office@chilinbps.edu.hk | |
傳真: | 22463972 | 網址: | http://www.chilinbps.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釋惟徹法師 |
校長 | : | 李敏儀女士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志蓮淨苑 |
宗教 | : | 佛教 |
創校年份 | : | 1999 |
校訓 | : | 信解行證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6311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 |
校車服務 | : | 保姆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2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P.3,4,6三天宿營費90元 課外活動全年收費100元,其餘活動不收費 |
其他收費 | : | - |
課室數目 | : | 31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4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11間(STEM Room、英語活動室、學生活動室、視覺藝術 室、音樂室、輔導室、電腦室等。)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其他 | : | 英語角、閱讀角、無線網絡、課室安裝Apple TV、電腦及投影機、攀石牆。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5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1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33% |
特殊教育培訓 | : | 39%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33% |
5-9年 | : | 13% |
10年或以上 | : | 54% |
2019/20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5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3 |
小六 班數 | : | 3 |
總數 | : | 24 |
2020/21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0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5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3 |
總數 | : | 26 |
班級教學模式 | ||
透過多元教學策略如自主學習、資優教學和合作學習,讓學生建構知識,訓練共通能力,培養品德及廿一世紀素養。 | ||
班級結構備註 | ||
-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3 |
多元學習評估 | : | 1.小一上學期不設測考,下學期考一次,以漸進式進展性評估過渡至小二,體現幼小銜接精神。 2.二至六年級全年三次考試。 3.中英文科透過聽說讀寫進行評估。 4.進展性評估、專題研習、同儕互評。 |
分班安排 | : | 小一至小六平均能力分班。 全校兩級主科抽離上課式的加輔班,以照顧不同學習能力(包括高中低)之學生。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8 |
每節一般時間 | : | 4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0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20 |
午膳時間 | : | 12:20 - 13:20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由家長安排及由家長到校接送回家午膳。 |
健康校園生活 | : | 1.非常規課程,培養良好品格,身心全面發展。2.推行健康素食,由營養師設計餐單。3.推行德育及宗教課,學習慈悲喜捨及關愛文化。4.課前及小息運動時間。 |
備註 | : | 課後設有拔尖及輔導班,星期六有校外支援活動(不收費)。 P1-2每周三天設功課輔導;P1加設外籍班主任時段,於學生腦部發展黃金期加強英語環境,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
課外活動主要有:電腦班、跆拳、合唱團、中國舞、芭蕾舞、英語話劇、男女童軍、花式跳繩、田徑及球類等。 發揚中國文化活動如:國畫及象棋等。 |
秉承佛教慈悲、關懷的精神,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讓學生於德、智、體、群、美及個人身心成長等多方面得到均衡發展;培養學生建立自信、認識自己的長處和欣賞別人的胸襟,從而建立積極的人生觀。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法團校董會下設學校發展委員會:學校行政及管理委員會、學教及課程發展委員會、校風及學生支援委員會。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已成立法團校董會,成員由辦學團體、獨立人事、教師及家長代表組成。 |
環保政策 | : | 推展環保措施,提高學生環保意識,並實踐循環再用飯盒。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 透過多元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自學及高階思維能力,準備學生成為具備廿一世紀素養的新一代。 2. 透過統整正規及非正規課程,培養正向價值觀及良好品格;提升學生自我形象,讓學生以正能量感染別人。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1. 多元教學策略如合作學習,資優、自主學習和電子學習,以建構知識、培養品德及廿一世紀素養。 2. 設非正規課程,透過資優普及化教育,發展每一名學生潛能。 3. 經歷為本學習,如新加坡遊學、台北遊學和跨學科學習。 4. 特聘兩位外籍教師及三位外籍教學助理,優化英語學習語境。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自主學習及資優教學計劃。 2. 推行誦讀經典文學計劃、英語拼音、故事閱讀及Read Write Inc.課程。 3. 跨科專題學習日。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透過多元教學策略、經歷為本學習、專題研習、跨科學習等,培育學生自學及共通能力。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透過全校身體力行、德育及成長課,培養學生的正面思維。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課後設拔尖班、中英數輔導班、小一及早識別計劃、小老師計劃、新移民輔導計劃、校本言語治療及教育心理服務。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校風組整合各項資源,為不同能力或有需要學生提供識別措施,學習輔導或小組活動,改善學生學習情況,幫助他們成長。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由資源老師於課後時段教授非華語學生「中文識字課程」。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1. 校本中、英文科優化之課程計劃,英文科設RWI課程(P.1-3),提升學生拼音,閱讀及寫作能力。 2. 課堂內不同的學習活動以照顧個別學習差異。 3. 為有需要的學生進行考試及功課調適。 4. 跨科學習活動提供整全的學習經驗。 5. 高年級設有「電腦機械人課程」。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教會協助學校策劃及推行活動,組織家長義工,支援學校建立關愛文化。教師每年進行家訪。設立獎學金及學校發展基金。設一至二年級家長英語班。 |
校風 | : | 鼓勵自利利他的服務精神。推行健康素食,平衡飲食習慣。 |
學校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發展未來教育透過正規及非正規課程,培育學生廿一世紀素養,裝備學生迎接未來學習及社會挑戰,發展全人教育。 2. 愉快而有效學習:結合額外資源,透過正規課程規劃及教學設計,讓學生愉快而有效地學習。 3. 健康快樂校園:帶領富愛心之專業團隊,結合學校制度及資源規劃,落實非正規課程,培養學生品格的同時,讓他們享受健康而快樂的校園生活。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1. 設教師發展時段,促進教師交流及校本培訓。 2. 建立教師互信的合作夥伴,成立教學品質圈,教師藉着課堂研究,提升學與教效能。 3. 科本每週進行共同備課,定期舉辦經驗分享會,鼓勵教師互相學習和交流。 4. 每年參與由教育局主辦的專業支援計劃,教師透過實踐,提升教學效能。 |
其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