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將軍澳景林邨 | |||
電話: | 26234773 | 電郵: | info@bwcss.edu.hk | |
傳真: | 26232310 | 網址: | http://www.bwcss.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釋果德法師 |
校長 | : | 徐劍先生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香海正覺蓮社 |
宗教 | : | 佛教 |
創校年份 | : | 1995 |
校訓 | : | 覺正行儀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65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包括:普通話)及英文 |
校車服務 | : | 校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4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 |
其他收費 | : | - |
課室數目 | : | 30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2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電腦室、電子琴教室、大型圖書館、校園電視台、學生活動中心、常識室、LEGO Lab、視藝室、音樂室。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其他 | : | 學校已成立樂高LEGO STEM實驗室,設計LEGO STEM課程供全校學生學習。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5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1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98%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43% |
特殊教育培訓 | : | 37%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25% |
5-9年 | : | 24% |
10年或以上 | : | 51% |
2019/20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3 |
小五 班數 | : | 3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3 |
2020/21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0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3 |
小六 班數 | : | 3 |
總數 | : | 23 |
班級教學模式 | ||
小一以全廣東話教授中文科,小二開始按學生普通話能力分為普通話教授中文及廣東話教授中文班。小三開始則以英文科及數學科成績作分組小組教學,老師與學生及家長保持緊密聯繫,協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提升學術水平。 | ||
班級結構備註 | ||
為小三至小六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加強輔導教學,以小班教學模式教授中、英、數三主科。老師協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提升學術水平。學校逢星期一至五放學後另設課後免費補習班及留校做功課服務,供學生參加。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3 |
多元學習評估 | : | 中、英、數設促進學習評估,專題研習、資訊科技及術科設進展性評估,配合考試的總結性評估。派發學生個人資料紀錄冊及成績表,紀錄學生不同學習領域的表現,方便將來製作個人資料冊作升學之用。 |
分班安排 | : | 以各科總成績及是否入讀普通話教授中文科(普教中)班別作分班原則。英文、數學科有按學生學習能力水平分組小班授課,加強拔尖補底,提升學生英、數水平。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9 |
每節一般時間 | : | 3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1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15 |
午膳時間 | : | 12:40 - 13:30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 : | 香港健康學校獎勵計劃金獎學校;衞生署「健康飲食在校園」最高榮譽金獎; 「U Green Awards 2011」最喜愛的綠色飲食校園。 |
備註 | : | 一、二年級設輔導課,協助有需要學生。六年級逢一至三補課至4:15。同學放學後可選擇留校至4:15pm(有校車服務)或5:30pm(自行回家),方便同學留校溫習、做功課或進行課外活動,亦協助雙職家長。學校為留校學生提供課後補習班及功課輔導班。 |
週五最後2教節為課外活動課,供全校學生參加。 平日放學後及週六舉辦各小組、學會、制服團體、校隊供學生參加及訓練。 其中以樂器小組、舞蹈組、武術組、電腦學會、STEM學會、視藝學會、常識學會、話劇組、田徑、劍擊、高爾夫球及各球類校隊訓練最受學生歡迎。 |
培養學生正知正見,要求學生勵志學行。本著佛陀教化精神,在傳授學科知識外,協助學生認識佛理,建立正確人生觀,開拓世界視野,具備良好品德操守,俾能日後貢獻社會、造福人群,以達佛化教育目標。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法團校董會管理及監察學校運作,校長除向法團校董會報告學校事務外,亦需向香海正覺蓮社教育事務推展委員會問責。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校董會定期舉行會議商議學校發展方向,共同監察及協助學校發展。 |
環保政策 | : | 學校有一系列環保政策,包括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綠化校園等。 |
學校關注事項 | : | 推動電子及科技教育,豐富學生學習經歷,誘發學生學習。建立感恩珍惜文化、誠信態度,提升學生自信心及品德素養。並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學校注重培養學生多元智能,照顧學生均衡發展。校董會捐贈校巴,因此多舉辦各種校外學習活動,以不同情境鞏固學生學習經驗。每年舉辦境外學習遊,以跨學科學習方式拓寬學生學習視野。積極發展跨科課程,加強課程縱向之連貫性及橫向之課程覆蓋。從而培養學生在各學科及德育、公民教育、閱讀、專題研習、資訊科技學習等的知識。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推行早讀、中英文廣泛閱讀、看漢中文網上閱讀計劃等。每年「認識中國文化」及「資優教育」計劃優勝者可前往外地參觀考察。學校設有成長課及全學年校本訓輔活動等。本校積極發展資訊科技教育,為教育局「電子學習試驗計劃」先導小學,於小一至小三英文科全面採用電子教學,亦積極發展數學科電子教學。本校電子教學計劃屢獲好評,政務司司長、教育局副秘書長、美國教育部副部長亦親臨參觀本校電子教學情況。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課程小組在各科集體備課中,設計不同學習單元、學習活動及學習情境在課堂中使用。以滲透方式教育學生,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發展共通能力。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本校為一所「關愛學校」,透過推行校本輔導活動,為同學營造一個積極、盡責、互助、關懷的校園環境,讓學生能在和諧共融的氣氛下學習及成長。學校亦設有「成長課」及相關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建構出正向的個人價值觀及學習和處事的態度等。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英文、數學科由小三開始按學生能力分小組小班上課,方便老師拔尖補底,並照顧有學習差異的同學。一、二年級放學後設中、英、數輔導班,由老師任教。三至六年級放學後由3:15至5:15設課後補課班及補習班。課後另有功課輔導員協助同學溫習及完成功課至下午5:15。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生支援組成員有教育心理學家、社工、言語治療師、SEN統籌主任及已完成「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課程的老師,提供個別/小組訓練及支援。學習方面,以小班教學形式授課及聘請教學助理協助有需要的班別,並設有功課/考試調適、分組教學、小一、二輔導班等。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本校教師設計大量電子學習教材供教學使用。英文科小一至小三設有電子學習課程,而中文科參加教育局「種籽計劃」多年,自製多本中文科課程調適冊供學生使用。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本校開放學校校園,家長可參與早會及聯絡老師商談學生近況。學校設家長中心,方便家長在校進行活動。家長教師會每年舉辦多項活動,除研討會、工作坊外,亦舉辦興趣班、親子旅行、燒烤晚會、境外遊、羽毛球小組等,加強親子及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良好互動關係。 |
校風 | : | 學校聘有全職學生輔導教師(SGT),家長可到校商討學生學習及生活等情況,學校樂意隨時提供協助。每年舉行兩次家長日,多次親子講座、校政諮議會、家長觀課、親子旅行等,保持家校聯繫,全力支援家長。 |
學校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學校聘有2位外籍英語教師,全校學生均會接受外籍英語教師授課,包括英文口語課、拼音課及故事書閱讀課等。學校入選教育局「學校電子學習試驗計劃」及「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以第一學習階段為基礎,自行設計小一至小三英文科教材,包括英文教科書、電子學習活動、文法及拼音活動、課業及評估等,學生可免費使用(不需再購買英文科教科書),而每位學生都可獲分派一台小型手提電腦作學習之用,長遠計劃並會延伸至其他科目及其他年級,推行「電子書包」學習。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學校及校務會議因應教師需要及教育趨勢舉辦教師發展日,培訓教師學習嶄新的教育知識。本校98%老師已取得大學學士學位,43%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百分比高於全港小學平均水平。 |
其他 | : | 學校設「黃藻森先生獎學金」、「覺光長老紀念獎學金」、「何德心居士飛躍進步獎學金」、「Books and Beyond Reading Club獎學金」等,獎勵學業、操行、體藝等有傑出表現的學生。學校曾兩奪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世衞健康學校金獎、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世界信息峰會大獎、微軟創意教師比賽冠軍、樂高LEGO創意比賽香港冠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