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香港鴨脷洲橋道355號 | |||
電話: | 58022400 | 電郵: | info@pbpssh.edu.hk | |
傳真: | 25807125 | 網址: | http://www.pbpssh.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區綺雯修女 |
校長 | : | 黃德才校長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耶穌寶血女修會 |
宗教 | : | 天主教 |
創校年份 | : | 2000 |
校訓 | : | 智、義、勇、節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9129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 |
校車服務 | : | 校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3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260 |
其他收費 | : | - |
課室數目 | : | 24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2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校園電視台、舞蹈室、臨恩閣、英文室、常識室、音樂室、視藝室、電腦室、知創空間、特教室、家長資源中心。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觸覺點字及觸覺平面地圖、觸覺引路帶及暢通易達的公共詢問或服務櫃枱。 |
其他 | : | 中央飯堂、禮堂、社工室。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5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46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96%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33% |
特殊教育培訓 | : | 100%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11% |
5-9年 | : | 22% |
10年或以上 | : | 67% |
2019/20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4 |
2020/21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0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4 |
班級教學模式 | ||
實施小班教學,以合作學習及主題學習等模式,配合電子學習進行授課,鼓勵學生多思考、多互動、多協作。 | ||
班級結構備註 | ||
-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2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2 |
多元學習評估 | : | 設有進展性及總結性評估,引入多元化的評估模式,透過學生自我評鑑、學生互相評鑑、老師或家長評鑑,讓學生、家長及老師能更全面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透過評估促進學習。 |
分班安排 | : | 三至六年級按能力分班。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9 |
每節一般時間 | : | 3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05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15 |
午膳時間 | : | 12:30 - 13:25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由家長安排及家教會監察午膳供應商服務質素。 |
健康校園生活 | : | 推動安全校園、健康校園、環保校園、優雅校園和關愛校園政策,並會推行開心果月、體適能計劃、健康生活講座。 |
備註 | : | 透過環境佈置和品德教育,營造關愛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身、心、靈健康,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正面的價值觀和抗拒誘惑的技巧。 |
在正規課程,本校設有各科自學活動、全方位學習日、STEM DAY、戶外學習、教育營、服務探訪、境外學習、團隊活動日和跳躍舞台等。同時,本校推行多元化的課外活動,設立不同小組,發掘和培育學生不同的才能,如:視覺藝術、音樂、體育、話劇、學術、興趣小組等。 |
秉承天主教耶穌寶血女修會辦學宗旨,藉教育事業傳揚福音,務使上主賜予人類真、善、美、聖的潛質得以發揮。以兒童為中心,創設一個優良學習環境,培育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的均衡發展,以達全人教育。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本校由天主教耶穌寶血女修會創辦,法團校董會制訂及監管一切校政運作。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由辦學團體代表、校長、獨立校外專業人士、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和校友代表組成。 |
環保政策 | : | 推行不同類型的環保活動,如:魚菜共生系統、綠化校園、舊校服及廢紙回收、惜飲惜食計畫、有機耕種、廚餘堆肥、綠色聖誕活動,學校也更換了省電光管,以節省用電量。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 深化自主學習 提升學教效能。 2. 營造正向氛圍,彰顯基督精神,陶造健康海寶人。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每節課時35分鐘,星期一、四、五早上有20分鐘「晨光讀書樂」時間;星期三有一小時課外活動,課後及星期六有不同課外活動。小一開始推行普通話教中文和小班教學,透過電子教學,運用翻轉課堂、合作學習策略,鼓勵多動腦、多動手,提升高階思維的訓練,加強師生互動,促進自主學習;又安排全方位學習、科學探究、專題研習、STEM及戶外教育營等課程,讓學生在高參與、多展示、多欣賞、受尊重的環境中學習,得到全人發展。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正規校本課程及專題講座,培養學生正面價值和態度。 2. 從閱讀中學習:積極創造校園閱讀氛圍,又加設「晨光讀書樂」時間及閱讀分享活動,增加學生閱讀機會,並按年因應學校發展主題,豐富圖書館中英文書籍館藏,並發展電子圖書閱讀;進行跨學科活動及協作教學,協調各科的發展。 3. 專題研習:推展各科的專題研習,深化研習技巧,培養自學精神。 4. 資訊科技進行學習:各科利用GOOGLE CLASSROOM進行電子學習,教師設計「翻轉教室」的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參與及互動,促進自主學習。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透過各學科教學,持續發展學生的協作、溝通、創造、明辨性思考、運用資訊科技、運算、解決問題、自我管理和研習等九種共通能力。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推行「正向教育」計劃,透過課程、活動、教師培訓及家長教育等,讓正向氛圍瀰漫整個校園,讓師生認識及發揮自己的品格強項和美德,提升快樂感和幸福感。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為小三至小六資優生開設不同資優小組,發展學生的潛能。本校會因應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安排參與其他公開認可考試的機會,及提供適切的援助。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推行「全校參與」模式的融合教育,會因應學生的個別性及學習需要,提供教育服務,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發展潛能,同時,我們重視及推行關愛文化,以促進全校師生互相尊重個別差異,共同締造共融和諧校園。學校採用三層支援模式,分別為「優化教學」、「加強支援」及「個別加強支援」,因應學生的需要提供適切的支援。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為個別學生制訂教學及輔導策略調適。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本校家教會有良好機制,與校方密切聯繫,攜手合作為學生創設理想的學習環境和親子教育。 |
校風 | : | 本校以天主教福音價值為經,訓輔合一的方法為緯,舉辦宗教禮儀和活動、慈善捐贈、全方位輔導活動及服務學習等,以培養學生愛主愛人,委身侍人的精神。 |
學校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發展電子學習和STEM教育,推行校本編程計劃,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及解難能力。 2. 著重學生智、義、勇、節美德的培育,加強正向教育,使成為愛主愛人的海寶人。 3. 發展學生多元化學習經歷,擴闊學科以外的視察和體驗,促進個人的生涯規劃。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設有校本啟導教師計畫,全面支援教師的適應和需要;並為教育的需要及學校發展,為教師提供適切培訓及團隊活動。此外,本校教師亦會應邀出席經驗分享會或交流。 |
其他 | : | 為鼓勵學生在學術及非學術成就的努力,本校設有多項獎學金和全校性獎勵計劃,有:家長教師會獎學金、學與教基金、體藝基金、永恆教育基金、校友會服務獎、勇闖高峰和自我挑戰獎勵計劃等。此外,每年均舉辦國內及海外交流遊學團以擴闊學生的學習領域及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