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法團校董會管理學校,再按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與學生支援、學生表現等範疇設立各行政小組。此外,學校商業活動監察委員會監察學校的商業活動。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法團校董會已於2014年成立,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教師、家長和校友校董及獨立人士。 |
環保政策 |
:
| 1. 學校重視環保教育,師生一同實踐環境政策,從而惜物減廢。
2. 學校與社區緊密合作,一同推展綠色生活。
3. 設立環保小先鋒及家長環保義工隊,協助推行環保活動。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 以基督為典範,實踐校訓「仁愛 忍耐」精神。
2. 善用學與教策略,促進有效學習。
|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1. 善用多元化的學與教策略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鼓勵學生思考、創新及自我發現知識,並給予有效的回饋,提升學習能力。 2. 積極推行全級及抽離式STEM課程,以培養學生創造、協作及解難能力。 3. 推行校本課程,提升學習成效:中文科校本寫作課程、英文科Keystage 1 Space Town
Literacy Programme、數學科實作評量、常識科專題研習和STEM及電腦科編程教學。 4. 安排多元化學習活動,如全方位參觀、中國文化日、宗教日及STEM Day等,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重視品德教育,配合教育趨勢及學生需要規劃校本課程,透過宗教、價值、德育及公民教育,培養學生的正確人生觀。透過義工服務、文化及學術交流活動,豐富學生學習經歷及加強對世界的認識。 2. 透過圖書課、早讀課、家長伴讀及中、英文科廣泛閱讀計劃,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及興趣,並掌握閱讀技巧。 3. 利用資訊科技進行師生互動活動,同時透過網上學習平台提升語文能力,培養學生自學精神。 4. 推行專題研習,讓學生學習搜集資料、分析及反思,發展學生溝通、協作等共通能力。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發展元認知及高階思維等策略,藉以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解難和自我管理等共通能力。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學校以天主教五大核心價值(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家庭)為綱領,引導學生認識基督,並配合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需要,豐富其成長的歷程,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價值觀,珍惜生命,以及實踐保護環境的公民責任,從而達致和諧共融,成為服務社會及胸襟廣闊的孩子,在生活中活出校訓「仁愛忍耐」的基督精神。 |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1. 設有幼小銜接課程。 2. 課後推行「區本計劃」,協助有需要的學生。
3. 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調適家課或評估。 4. 太陽蛋計劃(小三至小六),提升英語水平課程。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1. 學生支援小組,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訂定學校輔導計劃,進行及早識別、言語治療及學習評估,了解不同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以制定適切的支援方法。 2. 堂區教友義工舉辦課後小一英語課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英語能力。 3. 小四至小六課後推行「成長的天空」,培養學生的正向思維及積極的人生觀。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為不同能力的學生剪裁課程,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學習及課外活動,提升學習能力及增強自信。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
:
| 家長為學校合作夥伴,學校舉辦不同的工作坊及講座、組織家長義工隊協助學校舉辦及推行活動;家教會執行委員協助監察學校各項商業活動。
|
校風 |
:
| 學校致力培養學生身心靈發展,促進健康成長。校園宗教氣氛良好,透過校園生活,讓學生效法基督,建立互愛互助的關愛文化,而本校連續超過十二年獲頒發『關愛校園』榮譽。學校經常參加公益及環保的服務和活動,更透過全方位校本輔導活動及獎勵計劃,鼓勵學生自強不息,盡顯潛能,發揮仁愛忍耐的精神。 |
學校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
:
| 長遠目標方面,我們期望能培養學生成為學行俱佳、具備天主教學生特質(尊重真理、維護公義、關愛社群、珍惜生命、熱愛家庭)的畢業生及良好公民。而中短期目標方便,我們着手提升學生自學能力,豐富學習經歷,培養學生在體藝方面的興趣及堅實他們的天主教信仰,在身、心、靈三方面健康平衡地發展。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1. 積極參與校外支援計劃,增加教師對課程發展的掌握。 2. 按學校關注事項舉辦不同的講座、工作坊及教學交流等活動,以持續優化教師的教學質素與效能。 3. 鼓勵老師個人持續進修,與時並進。 |
其他 |
:
| 1. 自2015年起取得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頒發的「優質評核管理認證」資格。
2. 校友會獎學金(鄭氏及陳多祿基金):學業優異及學業進步獎。 3. 家教會獎學金:品德進步獎。 4. 參與第一屆「海洋公園STEAM」教育國際會議2019,Ocean Stem經驗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