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沙田博康村沙角街6D | |||
電話: | 26469181 | 電郵: | saryue@netvigator.com | |
傳真: | 26472056 | 網址: | http://www.plkcjy.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顏寶鈴女士 |
校長 | : | 高凱聯女士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保良局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85 |
校訓 | : | 愛、敬、勤、誠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452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 |
校車服務 | : | 保姆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3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400 |
其他收費 | : | - |
課室數目 | : | 26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2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14間,如中央圖書館、電子圖書館暨多媒體教室、校園電視台、機械人室、英語教室、家教會室、遊戲室。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其他 | : | 閱讀長廊、有機私房菜園、正賢綠園、喜閱號圖書角、籃球場、全校無線寬頻網絡及空調設備。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1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6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30% |
特殊教育培訓 | : | 53%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27% |
5-9年 | : | 5% |
10年或以上 | : | 68% |
2019/20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6 |
2020/21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0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5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6 |
班級教學模式 | ||
1. 三至六年級每級設有一班以普教中,全校採用高思維策略及活動教學,輔以電子教學,透過多樣化的遊戲及比賽,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及信心。 2. 一年級設雙班主任;同時亦額外聘請外籍英語教師入班。 |
||
班級結構備註 | ||
四至六年級數學科按能力分班授課,以剪裁及調適課程。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3 |
多元學習評估 | : | 兼融「促進學習的評估」及「對學習的評估」,透過日常表現、學習歷程檔案、專題研習、品質圈獎勵計劃、學生自評、同儕互評、家長評核等模式,增強對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的了解。 |
分班安排 | : | 小三至小六年級按能力分班,四至六年級均設一班創客班,以配合學生特質加設創客課程,強化學生的運算思維能力。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8 |
每節一般時間 | : | 40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0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10 |
午膳時間 | : | 12:20 - 13:10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由家長安排及或自備。 |
健康校園生活 | : | 藉參與「賽馬會家校童喜動計劃」先導計劃、康文署SportAct 獎勵計劃、醒晨童起動操及護眼操等,推廣健康校園訊息,並獲嘉許為「至『營』學校」。 |
備註 | : | 1. 每星期設兩節早讀課,培養學生愛閱讀的習慣。 2. 每週設三節導修課,減輕家課壓力。 3. 逢星期五提早於下午2:30放學,讓學生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 |
學習活動包括陶藝、水墨畫、武術、奧數、戲劇、中國鼓、環保工程師、國際象棋等;並設多元化課外活動,如朗誦、英語班、校園小記者、話劇、機械人訓練、童軍、節奏樂、管樂、合唱、舞蹈、田徑、游泳、乒乓球、足球、花式跳繩、跆拳等,另安排學生到國內及海外進行交流。 |
遵循政府教育政策,秉承保良局辦學方針,以校訓愛、敬、勤、誠為經,五育德、智、體、群、美為緯,提供優質教育服務,讓學生在優良的環境學習,營造美好的學習氣氛,培養健全品格、高雅情操和正確人生觀。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學校由保良局朱正賢小學法團校董會管理。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法團校董會成員共十三人,包括辦學團體代表、校長、教師、家長及獨立人士。 |
環保政策 | : | 透過廢物回收計劃、環保大使訓練、社區種植活動、講座、參觀等多元化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環境議題的批判性思考能力。設置「有機私房菜園」,讓學生於午息時段澆水、翻土、施肥,學習種植不同的蔬菜。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 優化課堂教學,善用思維策略,推展電子學習,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2. 師生共賞、以愛圍家。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透過調適、剪裁及增潤課程,推行多項特色校本課程,與核心課程相互結合,以培育學生創新思考與探究精神、人文素養、數理科技綜合應用的能力。教授學生不同的思維工具及引入創意資訊科技教學元素,培養學生創意解難、預測、分析和評鑑等高層次思維能力。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重視兩文三語,推行英文PLP-R/W課程、編製校本DTS Units、設普教中體驗計劃、英語話劇、英語手偶訓練、普通話大使。 2. 與教育局、大專院校及出版社推展不同的電子學習計劃,發展電子教材、學材,配合BYOD學習模式的發展。於電腦科課程螺旋式滲入編程教育,建構學生的運算思維,創建創客課程。 3. 透過不同的閱讀課程、獎勵計劃、聊書活動、電子閱讀等,培育學生享受閱讀,建立校園愛閱讀的氛圍。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透過不同科目和學習領域教學,特別是通識教學、專題研習、增益課程和多元活動,培養學生共通能力。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有系統地推展主題學習活動,提供不同的平台讓學生展現潛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義工服務,體驗生活,培養正面價值觀。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發展校本資優課程,開設增益小組及舉辦多元化活動,以照顧高能力和多元智能的學生。另開設不同教學及訓練小組,為有特別學習需要學生設抽離課,以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資優學生。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生支援組主要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及教師、學生輔導主任、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透過課程或評估調適、相關專業人員支援或小組訓練活動等,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適當的輔導及協助。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為相關學生開辦課後中文適應課程,加強認讀字詞,鞏固中文課堂所學。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以課程調適、專題研習、通識學習及校本資優課程,推展各科教學活動,擴闊各科學習範圍。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與家教會合辦分享會及工作坊,建立家長與學校良好夥伴關係。 |
校風 | : | 重視品德培養,根據學生需要制定成長課。訂定校本訓輔策略,推行持續校本輔導。師生關係良好,與家長及社區聯繫緊密。設獎勵計劃鼓勵學生追求卓越。 |
學校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師生共賞、以愛圍家,透過獎賞計劃營造愉快校園。 2. 優化課堂教學,於教學中引入高次思維策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3. 四至六年級以電子學習模式進行學習,實踐自攜裝置計劃,並引入創客課程,增強學生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1. 定期舉辦教師專業發展日及課程培訓。 2. 透過觀課、同儕觀課、共同備課、跨境交流促進教學效能。 3. 獲頒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資訊科技教育)殊榮。 |
其他 | : | 1. 超過80%畢業生獲派第一至第三志願。 2. 課外活動亦屢獲殊榮,包括:教育局木偶劇比賽冠軍、香港學校朗誦節朗誦多項冠亞季軍、小學數學精英大賽二等獎、學校舞蹈節中國舞及西方舞甲級獎、中國菲律賓日本國際書畫大賽二等獎、香港青年音樂匯演管樂團比賽銅獎、聯校跆拳道錦標賽冠軍、沙田區分齡乒乓球比賽冠軍、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3. 2019年設紐西蘭境外交流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