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香港柴灣華廈街九號 | |||
電話: | 25562292 | 電郵: | info@saccf.edu.hk | |
傳真: | 25562722 | 網址: | http://www.saccf.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鄭啟員先生 |
校長 | : | 黃順娥女士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救世軍 |
宗教 | :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 | 2008 |
校訓 | : | 誠信愛勤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40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包括:普通話) |
校車服務 | : | 校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無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4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特定用途收費:$250(全年) |
其他收費 | : | - |
課室數目 | : | 24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1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英語學習活動室、STEM常識室、數學室、電腦室、視藝室、音樂室、舞蹈室、輔導室、多元活動室。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 |
其他 | : | 社工室。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1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0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14% |
特殊教育培訓 | : | 64%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26% |
5-9年 | : | 32% |
10年或以上 | : | 42% |
2019/20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3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3 |
小五 班數 | : | 3 |
小六 班數 | : | 3 |
總數 | : | 21 |
2020/21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0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3 |
小二 班數 | : | 3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3 |
小六 班數 | : | 3 |
總數 | : | 21 |
班級教學模式 | ||
本校小一至小六均推行小班教學,強調學生高參與及高展示。再者,課堂滲入自主學習及電子學習元素,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此外,全校中文科以普通話授課。 | ||
班級結構備註 | ||
-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3 |
多元學習評估 | : | 透過進展性及總結性評估促進學生學習,除紙筆評估外,平日課堂亦會按需要進行多元化的評估,如學生自評,同儕互評,教師課堂觀察等,評估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的學習表現,並予以有效的回饋促進學生學習。 |
分班安排 | : | 於小三至小六年級按學生成績及各方面表現分班,目的是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8 |
每節一般時間 | : | 40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2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30 |
午膳時間 | : | 12:30 - 13:25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由家長安排及學生可自携午膳,不設翻熱。 |
健康校園生活 | : | 關愛校園獎勵計劃。 |
備註 | : | 學校致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多元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一踏入校園除常規課堂學習外,還可進行不同的學習。早上時段均設有集體早操,中英文早讀:午間時段,有英文廣播、時事分享及詩歌分享。另有成長課、宗教聚會、科學探究活動、專題研習、境外交流等。 |
課外活動分長期及短期組別,如:中國舞、奧數班、詩歌班、雜藝組、花式跳繩、英語話劇、各項球類及制服團隊等,以發掘學生體藝潛能,盡展才華,以達致一人一體藝目標。再者,於放學後由專業導師帶領中樂班,跆拳道班,珠心算班,英語拼音班,圍棋班等。 |
秉承教會傳揚福音的使命,使學生認識真理。藉學術的知識和基督的教誨推行全人教育。努力樹立優良的校風,培育學生純良品格,充滿愛心和樂於服務他人。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由法團校董會管理。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2009年4月1日成立。 |
環保政策 | : | 在校園處處種植花草樹木及舉辦綠化校園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多元化的環保活動,引發學生對環保的關注,親身體驗環保生活,藉此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珍惜資源的態度。 再者,各班參與種植活動,在日常的學校生活中,實踐環保。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 培養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 2. 以愛及關懷,培育學生成長,共建正向校園。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重視兩文三語的發展,全校中文科以普通話為授課語言,英文科小一開始推行Space Town 計劃。數學科設解難教學,常識科以探究為本學習,並加入 STEM元素;電子學習亦融入於各科之中。除課堂學習,設戶外學習日、境外學習交流、參觀等不同的全方位學習活動。午息時段,開放英語室、數學室、常識室、視藝室、電腦室及圖書館,不同科組於午息亦有科組活動。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閱讀計劃:全方位提升閱讀風氣,舉辦閱讀獎勵計劃,設有早讀課,閱讀小天使。 2. 專題研習:以常識科為核心,把STEM元素滲入課程內。 3. 資訊科技:加入編程教學,促進學生思維。 4. 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全校性主題學習活動如成長課、班本會議、周會及全方位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品德和態度。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透過不同的課堂內及外的活動促進學生不同的共通能力。 |
推廣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 | 本著主基督的愛與關懷,透過成長課、救世軍價值教育、周會及多元化的學校活動,建立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及正面的價值觀,讓學生健康愉快地成長。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本校採用多元化教學及評估模式,按學生的個別需要制定個別學習及行為改進計劃,並與家長保持聯繫,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揮。另與外間機構合作擬定計劃以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校設有學生支援小組,並運用不同資源,如︰學習支援津貼、加強言語治療津貼等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此外,學校亦設有教學及評估調適、讀寫小組、專注力小組、社交訓練小組、言語治療服務、個別學習計劃,以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全校實施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支援措施包括:抽離小組、協作寫作教學、小組學習及課後支援。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在家課及評估上會作出校本的調適,另安排不同的課後課程,以供協助。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學校重視家校合作,與家長教師會合辦多元化親子活動、興趣班及家長講座。老師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繫,透過電話、面談、家訪、家長座談會等加強溝通及交流意見。家長亦可透過家校會刊物了解學校最新資訊。另定期舉行家校會會議,提供寶貴意見。 |
校風 | : | 本校重視學生紀律及品格培養,以訓輔合一,全校參與模式及家校合作,建立關愛校園。透過班級經營、級本會議、成長會、校本主題學習活動、德育講座等建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及態度。再者,透過全方位輔導服務及活動,家長教育講座,使學生得到全面的成長支援。 |
學校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優化學與教策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2. 以主愛教育孩子,共建正能量校園。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教師積極參與不同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工作坊和學習圈,另設有共同備課、課研活動及聯校教師發展日,作教學分享及交流,藉此提升教師的教學技巧,以豐富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 |
其他 | : | 學校鼓勵學生參加校內、校外比賽。同學獲各式獎項,進步生、模範生;在數學解難、花式跳繩比賽、校際朗誦節、音樂節、舞蹈節、校際田徑比賽、校際游泳比賽、校際籃球賽及足球賽、閃避球賽及手球賽,都獲佳績。我們亦為小四至小六年級安排境外學習交流計劃及乘風航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