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NDRL8NY9K
地址: | 九龍牛頭角上邨安善道 | |||
電話: | 27570854 | 電郵: | hktawts@hktawts.edu.hk | |
傳真: | 23313420 | 網址: | http://www.hktawts.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王廣漢先生 |
校長 | : | 張寶雯女士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香港道教聯合會 |
宗教 | : | 道教 |
創校年份 | : | 1969 |
校訓 | : | 明道立德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20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英文 |
校車服務 | : | 校車; 保姆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3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300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24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1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演講廳、音樂室、視覺藝術室、STEAM LAB、語言室、多用途活動室、舞蹈室、家長資源室及輔導室。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洗手間。 |
其他 | : | 本校預計於2024年第三季遷入新校舍。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8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0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97%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5% |
特殊教育培訓 | : | 28%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6% |
5-9年 | : | 20% |
10年或以上 | : | 74% |
2020/21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4 |
2021/22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1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4 |
班級教學模式 | ||
小一至小六實施小班教學,各級實施拔尖補底課程,並參與「及早識別和輔導有學習困難的小一學生」計劃,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施以適切的輔導策略。 | ||
班級結構備註 | ||
本校積極推動協作教學,老師透過共同備課、調適課程、協作、觀課及檢討,提升學與教的成效。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3 |
多元學習評估 | : | 1. 全學年三次總結性評估,亦設有學科階段性評估。 2. 透過小組討論、匯報、閱讀報告、專題研習及學習歷程檔案等評估方式評核學生能力。 |
分班安排 | : | 二至六年級按全級名次分班。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8 |
每節一般時間 | : | 3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1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30 |
午膳時間 | : | 12:20 - 13:20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 : | 學校透過早操、水果雙週、「健體獎勵計劃」、「健康快樂好孩子獎勵計劃」、健康講座等活動,培養學生健康生活模式。 |
備註 | : | 除一般課節外,尚有班主任課、週會、成長課、綜合藝術活動、學科活動及輔導課。午息及放學後,開放圖書館及電腦室予學生使用。此外,學校安排課後「學習支援計劃」,幫助有需要的學生。 |
本校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課外活動,如:童軍、小女童軍、小童軍、交通安全隊、法文班、劍擊班、手鐘班、籃球隊、足球隊、木球隊、欖球隊、跳繩隊、跆拳道班、空手道班、視藝學會、非洲鼓班、口琴班、合唱團、舞蹈班、攝影學會、電腦機械人班、英語辯論隊。 |
本校秉承母會「以道為宗,以德為化,以修為教,以仁為育」的辦學宗旨,推行「道化教育」,並以「明道立德」為校訓,透過品德和學業兼備的全人教育,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法團校董會負責監察及管理學校,轄下有「校政管理委員會」、「財務監察委員會」及「學與教委員會」,共同決定及執行各項發展項目。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代表、家長、教師及專業人士組成。 |
環保政策 | : | 1. 推行「無冷氣日」。 2. 節省能源及用水,減少廢物及推行循環再用。 3. 設廚餘機。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 深化自主學習,提升學與教效能。 2. 建立學生正向價值觀、態度及思維。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1. 採用以學生為本教學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2. 重視師生交流與回饋,提升學習效能。 3. 透過設計思維,啟發學生創意。 4. 加強聯課活動,豐富學生學習經驗。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推行多元化的閱讀計劃,如早讀、閱讀獎勵計劃等。 2. 推行遠程教學計劃,帶領學生走進無限的學習世界。 3. 以專題研習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4. 為了培育學生的價值觀及態度,於各科課程滲入品德教育。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透過正規課程、跨學科活動(如:專題研習、STEAM Project)及日常生活例子,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 : | 透過多元化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同理心、正向思維,成為世界公民。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學習和社交方面的支援,例如課程調適及舉辦不同類型的小組。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政策:以融合教育的支援策略照顧學生學習上的個別差異; 資源:包括學校發展津貼、學習支援津貼、全校參與模式的融合教育及加強言語治療津貼; 支援措施:舉辦補底課程、協作教學、及早識別計劃等校本活動,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文化共融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暑期銜接課程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1. 以小組教學及協作教學進行拔尖補底。 2. 與香港大學合作設計校本中文課程。 3. 與教育局外籍英語教師組合作校本英文課程,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以期與國際接軌。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1. 印發學校及班級通訊,加強家校溝通。 2. 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活動。 3. 按不同活動需要,組織家長義工隊。 4. 邀請家長到校觀課。 5. 透過家長教師會加強家校合作。 |
校風 | : | 校方致力培養學生對不同民族及文化的接納和欣賞態度,設計多元文化課程,將不同國家文化知識滲入各科之中,以擴闊學生國際視野。透過「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認識自己,及早為將來作準備。 |
未來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營造雙語學習環境,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2. 培育學生正確價值觀及態度,提升學生個人品德及公民素質。 3. 推行多元文化教育。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學校積極鼓勵及推薦教師參加本地及海外教育交流活動,讓教師體驗不同文化,增廣見聞,提升教學效能。此外,學校亦安排教師專業發展時段,讓教師透過備課、觀課及評課,互相交流、分享,優化課堂教學。 |
其他 | : | 學校推動STEAM教育及編程教育,通過悉心安排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同時,教師透過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親身參與設定問題,設計實驗以尋求答案,進行實驗和分析結果。 |
修訂日期:2021年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