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NDRL8NY9K
地址: | 九龍牛頭角上邨安善道 | |||
電話: | 27507771 | 電郵: | keihin@skhkeihin.edu.hk | |
傳真: | 27951274 | 網址: | http://www.skhkeihin.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楊樂詩女士 |
校長 | : | 鍾淑玲女士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聖公宗(香港)小學 監理委員會有限公司 |
宗教 | :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 | 1968 |
校訓 | : | 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30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 |
校車服務 | : | 校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4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300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24 |
禮堂數目 | : | 2 |
操場數目 | : | 2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音樂室2間、電腦室、多媒體語言室、舞蹈室、英語室、中普室、數學室、常識室、視藝室、輔導室各1間。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沒有此類設施。 |
其他 | : | 課室設備:冷氣機、電腦、實物投影機、投影機。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6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48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98% |
學士 | : | 96%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19% |
特殊教育培訓 | : | 13%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17% |
5-9年 | : | 15% |
10年或以上 | : | 68% |
2020/21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4 |
2021/22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1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4 |
班級教學模式 | ||
本校所有班級均為活動教學班。 | ||
班級結構備註 | ||
-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2 |
多元學習評估 | : | 各科設有多元化的進展性評估,如:跨學科專題研習、戶外學習、科學與科技活動、體適能測試、實作活動及口頭評估等,讓老師和家長更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
分班安排 | : | 五、六年級每級一班英文能力較強。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8 |
每節一般時間 | : | 3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1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15 |
午膳時間 | : | 12:40 - 13:35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 : | 以全校參與模式於不同時段組織多元化體育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活動機會,建立活躍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著重學生體適能發展,舉辦體適能日及全年進行三次體適能測試。 |
備註 | : | 參與由衞生署舉辦的「開心『果』月」活動,並以獎勵方法鼓勵學生多吃蔬菜及健康食品。監察午膳餐盒及小食部售賣的食物和飲品的營養質素及衞生情況。 |
活動涵蓋學術、體育、藝術、興趣、多元智能和社會服務等範疇,包括興趣小組共五十餘組、訓練班共十餘班;並參加校際朗誦節、音樂節、戲劇節、舞蹈節、智能機械人比賽、數學比賽、辯論比賽及體育比賽。各科每年安排戶外學習、參觀、講座、比賽、表演等。 |
秉承基督關愛精神,實踐校訓「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培育學生德、智、 體、群、美、靈的發展,達至全人教育。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本校是聖公宗小學監理委員會屬下小學,由法團校董會管理。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法團校董會之成員包括牧師、家長、教師、校友、教育界及商界人士,能從不同角度為學校提供意見。 |
環保政策 | : | 本校是一所綠色學校,致力推動環保教育,多年來獲取不少有關環保之獎項。每年均推行各類環保活動,包括環保3R活動、無冷氣日、環保講座、綠化校園、種植活動、廢物回收及減塑活動。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建立正向校園氛圍,提升自信心及成就感,愉快成長。 (2)為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提供適切的學習進程,因材施教,發揮潛能。 (3)提升學生學習表現,培養創意、自學與解難能力,配合社會未來發展。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1. 重視語境教學,推行外籍英語老師計劃;逢星期二定為普通話日,逢星期五定為英語日。 2. 課程以學生為中心,重視體驗式學習,推行跨科課程,以加強學生對學科知識及技能的應用。 3. 透過電子學習,設計多樣化而有趣味的學習活動和課業。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推行早讀、英文閱讀課、中文繪本教學、閱讀獎勵計劃等提升學生閱讀的興趣。 2. 推行電子學習,於課堂內外進行互動學習,培育學生資訊科技素養。 3. 推展STEM+教育,培養學生的科探及創新精神。 4. 透過跨學科專題研習,培養學生協作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 5. 提供多元化活動,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興趣和能力,發展潛能,培養正面價值。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透過正規課堂及全方位學習活動,培養學生九種共通能力,為終身學習奠下基礎。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 : | 學校秉行賞識文化,鼓勵家校合作讚賞孩子的良好行為。經常以「給予選擇」作教育孩童方針,讓孩子慢慢學習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合理後果」。 學校重點推展「正向教育」讓學生認識「性格強項」,發展正面價值觀如樂觀感、自信心和關愛精神,從而培養和發揮個人的長處和潛能,使能積極面對成長中的壓力和挑戰,邁向圓滿的人生。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1)採用全校參與模式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2)P.4-P.6分組教學。 (3)提供資優教育培訓和增潤課程。 (4)設學科輔導班及支援小組。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1) 成立學生支緩組。 (2) 運用額外資源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3) 透過週會、德公課及朋輩計劃推廣共融文化。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按學生的多樣性,提供拔尖課程及多元化教學,如滲入高階提問元素及各科增潤課程。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1)家教會主辦及協辦各類活動,包括周年大會、敬師日、謝師宴、興趣班、旅行、運動會、小息活動、二手校服售賣、小一滿月會等。 (2)家長與教師協作教學,如說話訓練、戶外學習等。 (3)學校積極推動家長教育,舉辦各類家長講座、工作坊、讀書會等。 |
校風 | : | 本校學生敦厚純樸,勤學受教,待人有禮,自律守規。學校透過各科組活動建構關愛及互助文化。 |
未來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配合合作學習模式,設計互動的教學活動,並安排不同能力的分組學習,以全面關顧學生學習需要。 (2)校本資優教育推行,發掘學生多元化潛能,並在過程中作拔尖,挑選資優生參加學界比賽,從而啟發學生學習視野。 (3)推行電子學習,鼓勵學生透過合適的軟硬件與網絡媒體,將傳統教室的課本學習延伸至互聯網全球化教育,裝備學生迎接未來。 (4)發展STEM+教育,透過科學、數理、工程、程式編寫與跨學科的探究式學習,啟發求知解難、突破思維與團隊合作的學習技能。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1)參與教育局及各大學舉辦的校本支援及學習社群計劃,提升教師在課程和學術上的專業發展,將本校的學教經驗與友校分享。 (2)透過發展日、工作坊、分享會、課研、觀課、同儕備課及課後檢討會,提昇教師的專業素養,並鼓勵教師訂定個人發展計劃,努力進修。 (3)舉辦校本教師正向讀書會活動,鼓勵教師間作生活點滴分享,建立互助互勵的正向團隊。 |
其他 | : | 為配合STEM教育,於三至六年級推行「電腦機械人課」,結合科學、技術、工程、編程和數學知識,發揮創新精神。於「RIDIY智能機械由我創」中兩度奪得冠軍,連續六年代表香港參加「APRA亞太機械人聯盟競賽」,獲八冠五亞三季佳績,2018年奪「WRO世界奧林匹克機械人競賽」香港冠軍,代表香港參加世界賽,取得全球排名18位佳績。於話劇、數學、朗誦、舞蹈、音樂、體育亦獲獎不少。 |
修訂日期:2021年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