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NDRL8NY9K
地址: | 新界西貢市惠民路18號 | |||
電話: | 27916681 | 電郵: | info@lsy.edu.hk | |
傳真: | 27917656 | 網址: | http://lsy.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吳仕福先生 |
校長 | : | 吳楚強先生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西貢中心李少欽紀念學校 管理委員會有限公司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95 |
校訓 | : | 毅敏仁義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85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 |
教學語言 | : | 中文及英文 |
校車服務 | : | 校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4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每學年$300 |
其他收費/費用 | : | 補發學生證每張$50 |
課室數目 | : | 30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2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音樂室2間、美勞室、電腦室2間、學生活動中心、多用途活動室、圖書室、語言室及科學實驗室。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其他 | : | 緩跑徑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6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0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97%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30% |
特殊教育培訓 | : | 25%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30% |
5-9年 | : | 35% |
10年或以上 | : | 35% |
2020/21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5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3 |
小六 班數 | : | 3 |
總數 | : | 25 |
2021/22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1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5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5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3 |
總數 | : | 27 |
班級教學模式 | ||
學校設中文/英文班供家長選擇,學生可選擇以「普教中」及「英教數」分組上課,設非華語學生學中文課程,並於小二至小五各級設英數加強輔導教學組。 | ||
班級結構備註 | ||
-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4 |
多元學習評估 | : | 除考試外,平時分亦計入評估。平時分包括專題研習表現、堂上學習表現、堂課表現及進展性評估成績。平時分以跨科專題及各科進展性評估成績計算。 |
分班安排 | : | 按英文科成績分班。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9 |
每節一般時間 | : | 3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0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15 |
午膳時間 | : | 12:20 - 13:15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 : | 本校榮獲香港健康學校獎勵計劃金獎。此計劃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推行。 |
備註 | : | 設有班主任課、功課導修課、放學後功課輔導及多元化學習活動。 |
本校於星期五舉辦多項興趣小組活動供全校同學參加,有中國功夫班、醒獅班、小提琴班、非洲鼓班、手鈴班、中國舞蹈班和STEAM班等在課外聘請導師教授同學。表現優異同學會代表學校參加校際體育比賽,或全港性音樂比賽、朗誦比賽、舞蹈比賽。 |
發掘和發展學生潛能,培養自學精神,發揚毅敏仁義校訓精神,以便其可以適應將來的生活。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學校由西貢中心李少欽紀念學校管理委員會委任之校董會負責管理。日常之教學工作和學校事務則由校長向校監負責統領。全校有行政組別6組,每組有校主任負責。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西貢中心李少欽紀念學校法團校董會。 |
環保政策 | : | 校本推動有機耕種計劃,改用環保光管、增設風力及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設施。 |
學校關注事項 | : | 關愛、包容、尊重。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重視兩文三語,設中英文班,星期一至四設功課輔導服務、星期五設多元智能及德育課、每天放學後設功課輔導及多元化學習活動。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每學期一次跨科目專題研習,推行閱讀計劃,及提供多元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通過不同科目或學習領域的學習與教學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 : | 培育學生七種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即:「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和「關愛」。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學校訂立支援政策,成立小組,及早識別及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設有輔導教學組,新設課後學生課業支援組。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為更有效推行全校參與之融合教育,本校成立了「學生支援組」,推行校本支援計劃以照顧有特殊效育需要的同學。此外,本校亦獲得教育局之撥款,推行輔導教學及校本言語治療服務。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文化共融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老師按學生需要對課程剪裁,透過共同備課設計調適或增潤教材。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增進學校與家長之間的緊密聯繫,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 |
校風 | : | 本校為培養和諧的師生關係,每年都舉辦小一新生、小六升中適應課程。星期一至四功課導修課、星期五德育及多元智能活動,每天午間有康樂活動。各級都有參觀活動及暑期活動、家校旅行等。每年均為有需要學生另設輔導活動。家長會運作良好,家長義工隊踴躍協助學校活動。 |
未來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加強教師培訓。 2. 強化監察機制,結合教學改革,提升學生各科成績。 3. 為學生發展需要特設中英文班/組以供選擇。 4. 為學生創造豐富語言環境。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教師配合學校發展,持續進修與科目、課程發展、調適、評估及教學策略的相關課程。 |
其他 | : | 1. 重視家校合作以培養學生自理及自律的精神。 2. 關注學生健康成長,透過多元化活動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
修訂日期:2021年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