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NDRL8NY9K
地址: | 香港北角英皇道888號 | |||
電話: | 25617130 | 電郵: | npgps@edb.gov.hk | |
傳真: | 25628814 | 網址: | http://www.npgps.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杜潔麗女士 |
校長 | : | 張燕媚女士 |
法團校董會 | : | 不適用 |
學校類別 | : | 官立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政府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54 |
校訓 | : | 全才致仁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3013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筲箕灣官立中學、金文泰中學、筲箕灣東官立中學 |
教學語言 | : | 中文 |
校車服務 | : | 校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10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150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30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1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電腦室2間、音樂室2間、視藝室、多用途室2間、校園電視台、英語活動室、家長資源室。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其他 | : | 校舍由主教學大樓及綜合活動大樓組成,全校課室均有電子白板設施。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3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1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33% |
特殊教育培訓 | : | 52%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15% |
5-9年 | : | 16% |
10年或以上 | : | 69% |
2020/21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5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5 |
小五 班數 | : | 5 |
小六 班數 | : | 5 |
總數 | : | 30 |
2021/22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1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5 |
小二 班數 | : | 5 |
小三 班數 | : | 5 |
小四 班數 | : | 5 |
小五 班數 | : | 5 |
小六 班數 | : | 5 |
總數 | : | 30 |
班級教學模式 | ||
利用學習支援津貼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課後開設輔導小組、拔尖補底班及功課輔導班。 | ||
班級結構備註 | ||
-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3 |
多元學習評估 | : | 運用多元化評估方式,如筆試、口試、專題研習、口頭匯報、網上評估練習、學生自評及互評、家長評估等,適時給予學生回饋,提升學習效能。 |
分班安排 | : | 小一至小三:不按成績分班;小四至小六: 按成績編班,A、B班為成績優異組別,C、 D、E班為另一組別,根據成績以混合形式編班,分C、D、E、S小組上主要科目。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8 |
每節一般時間 | : | 3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0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10 |
午膳時間 | : | 12:20 - 13:20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由家長安排及學生自攜午膳。 |
健康校園生活 | : | 本校參與健康飲食計劃,監察午膳質量;舉辦不同活動,鼓勵學生參加體適能獎勵計劃,營造健康愉快的校園環境。 |
備註 | : | 每天均設40分鐘導修課,在老師的指導下,低小學生能善用時間完成大部份功課;高小學生也能完成部份功課,為學生創造空間進行自學及休閒活動。 鼓勵學生善用膳息時間,提供各種棋類及圖書等,讓學生輕鬆地渡過膳息時間。 |
本校推行「一生一體藝」政策,鼓勵學生參與體育或藝術活動,發揮德、智、體、群、美的精神,達至全人發展。學校的聯課活動涵蓋學術、藝術、體育、興趣及服務五大範疇;課餘興趣班著重各項體育運動及中、西樂器的培訓。疫情期間,課餘興趣班仍於課後以網課進行。 |
本校貫徹「有教無類」的教學精神,以「全人教育」為目標,提供均衡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的良好品格,致力培育優秀的下一代。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學校管理委員會下設包括各職級及範疇老師的學校發展小組,探究學校發展的方向。按人事及資源管理、學與教及課程、對外聯繫及宣傳,及校舍管理、校風及學生支援、學生潛能發展等範疇設立行政小組,各組主任就學校的關注事項及工作範圍訂下清晰的工作目標,統領老師執行職務。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成員包括教育局代表、兩位獨立人士、校長、兩位家長、一位校友及兩位教師代表。 |
環保政策 | : | 將「環保」課題融入德育課程,提倡減廢和惜物,鼓勵學生擔任環保大使,以 提升學生環保意識。午膳安排:全校實施課室分飯模式,以減少廚餘。經常透過電郵分配工作及發放指引;利用電子通告發放資訊以減少用紙。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 打造有動力的校園氛圍;2. 跨越維度界限,讓學生能持續學習,面對未來;3. 解碼正向生活。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以多元學習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及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中文科以讀寫結合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說話及寫作能力。英文科透過掌握常用字、熟習語音規則、閱讀優質篇章的習慣等策略,提昇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數學科以數學化(Mathematising)觀點組織教學設計,在過程中,學生參與數學「再創造」(re-invention)的過程,以數學語言發表己見。常識科以探究式學習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引導他們進行引證。另透過探討時事,提升學生的時事觸角及明辨性思維。各科利用電子白板及平板電腦輔助教學,並以網上學習平台延伸學習。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德育及公民教育採取訓輔合一方向,設成長加油站時段,注重品德培育及價值教育。將「成長課」、「環保教育」及「公民教育」有系統地融入課程, 也透過雙周會及班級經營活動,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除透過探究學習周及全方位學習活動,各科亦會螺旋式地將各種共通能力滲透於課程中,使不同級別的學生能發展不同的共通能力。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 : | 學校成長支援組配合課程發展,以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爲重要目標,引 領七個首要培育價值觀爲切入點,並以校本課程整合不同價值教育範疇,如性教育、禁毒教育、品德及倫理教育、公民教育等,當中貫穿各學習領域或科目及學習活動,利用早會、周會等時段,選取合適的生活事件爲學習材料,以培育學生全人的發展。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不論在班級結構、教學設計、課堂活動、課業及評估機制,均重視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並以學習支援津貼為SEN學生提供適切支援,使他們融入校園生活,得到平等的教育機會。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利用學習支援津貼為學習多樣性學生提供適切支援;如為自閉症學生提供社交訓練,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和讀寫障礙學生提供訓練及評估調適,為成績稍遜學生提供課後課程。透過加強言語治療津貼,為語障學生提供語音訓練,為低小學生及家長提供講座,培訓老師語音技巧。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因應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教師於共備設計校本的教學策略、內容和課業,配 合學習重點及提供合適的回饋以照顧學生學習的多樣性。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校關係密切,龐大的家長義工隊協助學校日常運作及活動。家教會有系統地舉辦家長教育課程和講座、親子活動及外訪交流,透過校訊、會訊、網頁及家長網絡,提升家校溝通。協助監察各類學生福祉的商業活動。 |
校風 | : | 學校關注學生的品德培育,發掘他們的潛能。透過有計劃地編排價值教育,為 學生安排講座、活動及比賽等,藉此建立關愛及欣賞的文化,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及建立正向積極的人生觀,學習尊敬師長,與同學和睦共處,互相勉勵,學會感恩。 |
未來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發展中、英、數、常的校本課程及電子學習,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安排不同平台,讓學生展示學業和體藝潛能,培養學生正向思維及抗逆能力;持續發展家長教育,拓濶家長視野,裝備學生具有面對未來的關鍵能力。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全校老師具備教師專業資格,學校按校本及老師的發展需要,安排專業培訓活動,鼓勵老師參與校外課程和講座,並將最新的教育資訊帶進學校。積極引入校外支援,提升教師專業知識以發展校本課程和支援學生成長需要。編定同級同科老師共同備課、同儕觀課及課後研討,以提升學與教成效。 |
其他 | : | 請參考本校網頁及聯絡學校以取得更多資訊。 |
修訂日期:2021年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