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NDRL8NY9K
地址: | 新界屯門良景邨第三校舍 | |||
電話: | 24661882 | 電郵: | general@eclass.plkfwkc.edu.hk | |
傳真: | 24532395 | 網址: | http://www.plkfwkc.edu.hk/ |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 | 馬清楠太平紳士 |
校長 | : | 郭秀慧女士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全日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辦學團體 | : | 保良局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87 |
校訓 | : | 愛敬勤誠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1800平方米 |
一條龍中學 | : | - |
直屬中學 | : | - |
聯繫中學 | : |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
教學語言 | : | 中文 |
校車服務 | : | 保姆車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 | - |
堂費 |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 $2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 $310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24 |
禮堂數目 | : | 1 |
操場數目 | : | 1 |
圖書館數目 | : | 1 |
特別室 | : | 4間(遠程教室、科創室、視覺藝術室、音樂室)。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其他 | : | 健康資源中心、遊戲室、藝術廊、校園電視台、中樂室、英語室、小花園。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9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4 |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98%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33% |
特殊教育培訓 | : | 51% |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 ||
0-4年 | : | 10% |
5-9年 | : | 4% |
10年或以上 | : | 86% |
2020/21學年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4 |
2021/22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1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
小一 班數 | : | 4 |
小二 班數 | : | 4 |
小三 班數 | : | 4 |
小四 班數 | : | 4 |
小五 班數 | : | 4 |
小六 班數 | : | 4 |
總數 | : | 24 |
班級教學模式 | ||
以全校參與模式推行學生支援計劃,中、英、數設尖子計劃,推行資優教育。 | ||
班級結構備註 | ||
設特殊教育統籌主任、駐校社工、言語治療師及教育心理學家為學生及家長提供適切支援。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 | 0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 | 4 |
多元學習評估 | : | 1. 電腦科設技巧試及網上評估;普通話科設筆試和口試。 2. 中英文科評估包括聽、說、讀、寫四個範疇。數學專題研習於數學科考試中佔五分,常識專題研習按級別佔常識科考試五至十分。 |
分班安排 | : | 1. 以全級名次最前約70名,平分為兩班精英班(小三及小四)。 2. 以全級名次最前約35名為精英班,36-70名為次精英班,其餘平均分為兩班(小五及小六)。 |
每週上學日數 | : | 5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 | 9 |
每節一般時間 | : | 35 |
一般上學時間 | : | 上午 8:20 |
一般放學時間 | : | 下午 3:40 |
午膳時間 | : | 12:35 - 13:30 |
午膳安排 | :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 : | 1. 設早操、護脊操。 2. 推行「學校至營認證計劃」。 3. 獲「香港健康學校獎勵計劃」金獎。 4. 以飯堂形式供應午膳。 5. 護脊校園計劃。 |
備註 | : | 1. 設週會、早讀及功課堂。 2. 逢星期三設實踐課,下午2:30放學。 3. 逢星期五設綜合課及活動課。 |
服務性:男女童軍、少年警訊、健康大使; 藝術性:中樂、舞蹈、合唱、粵劇、木笛、園藝; 體育性:游泳、欖球、羽毛球、乒乓球、巧固球、排球、田徑、跆拳道、足球; 學術性:辯論、英語話劇、普通話話劇、普通話集誦、奧數、STEM、中、英、數資優班。 |
以「作育英才」為目標,培養兒童有高尚品德及正確人生觀,達到五育並重的理想,成為良好公民。 |
學校管理 | ||
學校管理架構 | : | 學校定期召開領導層會議及行政會議。領導層會議成員包括校長、三位副校長及課程發展主任;行政會議成員除上述人士外,還包括全體主任及學位教師代表。本校在「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與學生支援」等三個範疇下設立不同的工作小組,共同努力,推展優質教育。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學校於2013年5月1日成立法團校董會,有關章程可瀏覽學校網頁。 |
環保政策 | : | 1. 設園藝小組綠化校園。 2. 回收廢紙膠樽。 3. 設午膳少飯隊減少浪費食物。 4. 節能措施。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 建立正向校園。 2. 提升學習效能。 3. 推行廣泛閱讀。 |
教學規劃 |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配合教育發展,全面推行STEM教育,加強探究實驗、電腦編程及跨科活動。逢星期三設實踐課,安排講座、學科實作活動或參觀,於2:30pm放學。數、常、體、音設專題研習培養學生自學及研習能力。各年級以健康為主題進行跨學科學習,設計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課業及全方位戶外學習,增加學習趣味。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進行全校早讀、親子閱讀計劃、圖書課教授閱讀技巧及跨科課程。 2. 推行電子學習,各科滲入IT元素,參加科技與編程比賽或活動。 3. 學生學習思維技巧,於各科靈活運用圖像工具,學習系統思考。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推行活動教學、分組學習及課外活動,培養協作、溝通、解難等共通能力。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 : | 1. 推行正向校園計劃,P.4-6以「珍惜感恩」進行跨學科學習。 2. 價值觀教育:綜合課徳育培訓、生涯規劃「十年樹人」、義工計劃「星之行動」、中華文化日等。 |
學生支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推行資優課程訓練有潛能的學生,另有支援教師及學科輔導教學,幫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學生支援小組」設有成員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和社工。學校會制定相關政策,統整資源,推行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及早識別和介入策略,開辦各類不同的學習及小組如社交、情緒、專注力小組等,以及為有特別需要的學生制訂「個別化學習計劃」。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安排功課及評估調適。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
家校合作 | : | 1. 家長加入不同的商業及買賣活動工作小組,共同策劃校政。 2. 設立家長義工隊,協助學校推行活動。 |
校風 | : | 著重師生溝通,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活動,以發揮所長及增強自信。家長擔任 不同類型的義務工作,如午膳家長義工、故事姨姨、擔任活動課小組導師 等。推行全方位學生輔導計劃,設有小一新生適應日。 |
未來發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中文科二至六年級以普通話教授。 2. 英文科配合布偶、話劇、圖書及各種體裁的文章作為教學內容。 3. 中、英、數專科教學。 4. 資優教育計劃。 5. 健康校園網絡計劃之資源學校。 6. STEM教育涵蓋常識、電腦及跨科學習。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1. 教師專業進修。 2. 舉辦教師工作坊。 3. 推行共同備課及教學觀摩。 4. 校外教學交流及分享。 5. 參加教師專業社群。 6. 參加教育局校本支援計劃。 |
其他 | : | 1. 設立「卓越體藝獎」發展學生學術以外的潛能,於各級設特色體藝課程。 2. 每年帶領學生與外地學校進行教育交流活動(曾到訪地方包括:北京、福州、台灣、湖北、新加坡、西安、首爾、青島、上海、京都大阪、沖繩、新西蘭及英國)。 |
修訂日期:2021年9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