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法團校董會訂定教育發展方向,並由校長領導各行政組別統籌及推行政策。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本校於2008年成立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教師校董、校友校董、家長校董及獨立校董。 |
環保政策 |
:
| 推行多元化環保活動,如設大型太陽能發電板來推廣可再生能源、戶外考察、清潔社區、安排舊校服及舊課本轉贈、廢物分類回收、廚餘回收等。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建立正面人生觀,邁向積極成長路 2.培養正面的學習態度,深化自主學習
|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以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探究學習,透過課程統整、專題研習,設計主題多元探究學習活動,豐富學生學習經驗。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實施資優教育及輔導教學。以生活體驗配合各課題,實行全方位學習。為配合電子教學新模式,積極發展電子學習及編程常規課程,學生通過使用平版電腦及善用電子資源,提升學習效能。推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寫筆記技巧及提升學習的主動性。重視培養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與專家協作建構課程,延伸語文閱讀策略及寫作技巧。優化常識科校本課程及實施STEM教育。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從閱讀中學習」:重視持續閱讀,每天設早讀課,推展多元化閱讀活動,課堂進行閱讀策略訓練,提升閱讀氣氛。「資訊科技互動學習」:全校課室安裝大屏幕互動電子板,購置完善的電子設備及學習平台,學習環境高於標準,提升教師及學生的資訊素養。「專題研習」:學生學習不同的研習技能,進行探究學習,培養共通能力。「德育及公民教育」:校本德育課程及生命教育課程。全級學生到內地交流學習,認識中國文化,放眼世界,到不同地區考察。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老師透過共同備課,進行課程檢討,優化教學設計,以完善課程。語文科透過讀寫聽說和有系統的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溝通、創造、批判性思考等能力。數學、常識科及專題研習,發展學生的研習、解難、明辨性思考和運算能力。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
:
| 學生透過多元化活動認識自己的性格強項,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生從生活中學會主動感恩,並將之付諸行動,回饋社會。各科課程著重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和關愛的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1.設立資優人才庫,開設各項學科及體藝拔尖活動,發揮學生潛能。 2.課堂上利用分組策略照顧學習差異。 3.設有輔導課、加強輔導班及區本功課輔導班,以支援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1.學校學生支援組訂立策略,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進行及早識別、家課及評估調適。 2.駐校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及社工提供學習及成長支援服務。 3.舉辦適切的課後支援活動,拉近學生的學習差異。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舉辦文化共融活動;及本校部分年級實施普教中,提供額外支援(例如抽離/小組學習、拼音教材等)。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推動校本資優課程,學術及情意並進,促進全人發展。透過共同備課,發展校本課程提升教學效能。利用分組、適異性教學策略等方法,照顧學習差異。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作考試調適,或按需要配合抽離讀卷等措施。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
:
| 1.設家長教師會,定期與學校舉行會議,建立良好夥伴關係,同時重視家長教育,經常舉辦家長工作坊、親子活動等。 2.安排小一家長伴膳體驗、家長觀課及家長教師座談會,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
校風 |
:
| 1.校風淳樸,重視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及正面價值觀。 2.營造關愛互助的氛圍,透過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加強學生及家長的歸屬感。 3.堅信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支援學生的個別需要外,同時鼓勵學生多元發展。 4.以學生為本,舉辦不同的成長支援活動,輔以社區資源,令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發展。
|
未來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展現學生正面品格,擁抱積極人生。
2. 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建立促進學習的評估。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1.進行共同備課及同儕觀課,透過校外協作和交流,提升學與教質素。 2.設科本教師專業發展時段,配合學科發展需要。 3.舉辦教師培訓工作坊,提升教師專業知識。 4.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外進修課程及研討會,提升教師教學專業。 |
其他 |
:
| 1.本校設「學業成績獎勵計劃」、「體藝傑出表現奬」等獎項,以表揚在學科、品行及活動方面有卓越表現的學生。 2.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及校外活動和比賽,在學術、音樂及體育領域上獲得優異成績。 3.每年舉行海外交流,讓學生擴闊視野,認識不同地方的文化。 4.除安排學生參與國際性比賽外,本校學生更屢次獲邀到海外參賽,並取得佳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