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
:
| 設法團校董會,為學校決策及諮詢組織,直接向母會(元中校友會)及教育局負責。另有家長教師會及舊生會,向學校提供不同持份者意見。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
|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校監、校長、教員校董、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及獨立校董。成員中除了辦學團體提名校董出任外,家長、教師及舊生校董均經過投票選舉誕生,組成一個共同參與的學校管治架構。 |
環保政策 |
:
| 推行校本課程:「濕地小博士」、「樸門小農夫」、「魚菜共生」;鼓勵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模式,安裝太陽能供電及用電量顯示板,支持廢紙、膠樽和午膳廚餘回收;推廣再生能源、支持綠化校園,提升環保意識。 |
學校關注事項 |
:
| 1.強化內在動機,提升學習興趣,激發自主學習。 2.強化學習型教師團隊,提升學教效能。 3.塑造健康校園,強化學生身心社靈素質。 |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以學生為本設計教學內容,提升學習興趣;多元化教學策略,提高學習動機。優化課堂,增加互動元素,並設計分組單元學習活動,照顧學習多樣性。推行主題教育,結合不同學習元素,培養共通能力及正確價值觀。下午時段安排各類型學習活動,以小組形式互動進行,豐富學習經歷,擴闊視野,提高學習興趣。 |
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STEM教育:電腦科加入編程,並透過常識科科學探究活動,加強對科學探究過程的掌握。小五設STEM專題研習,加入科技及工程元素,運用創意解決生活難題。安排課外活動,如mBot機械人編程班、科學探究組等,實踐所學。 2.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各類型課程,如主題式週會、成長課、校本輔導計劃等,建立正確價值觀及人生觀。 3.閱讀:推動閱讀策略,定期書展及多元活動,校內各處設漂書站,鼓勵學生多閱讀。 4.專題研習:各級跨科推行。 |
共通能力的培養 |
:
| 締造合適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各科進行評賞教學,提升學生的明辨性思考及創意思維能力;鼓勵學生訂定學習目標及作出學習反思,以改善學習效能,培養自我檢討和反思的能力;透過專題研習、跨學科課程、拔尖活動、全方位學習等課程培養學生各項共通能力。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
:
| 致力塑造健康校園,強化學生身心社靈素質。透過認識生命價值及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全校推展「生命教育」及「服務學習」,強化學生的生命堅靭力,建立積極、接納及關懷的學校生活環境,建構關愛校園文化;培養正面價值觀的同時,讓學生肯定自我,營造正向文化,促進全人發展。 |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中年級推行雙科任制及同級同科分組教學。開設多元化學習小組,包括發展學生潛能的拔尖小組、支援學習的主科輔導小組和導修課、並安排各項輔導小組及朋輩輔導計劃,以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統整和彈性調配校內資源,提供適切的輔導和支援,提高學生學習動機,掌握學習方法,加強學習表現,協助達到預期學習指標及融入校園生活。設輔導成長小組、言語治療服務、心理學家駐校服務等,在教學及評估上進行調適。重視家校合作,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商議支援學生的策略。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文化共融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
| 透過教師共同備課,設計校本課程;推行小班,照顧差異;提供額外輔導時間,加上外購服務,實行補底拔尖。 |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
:
| 積極推行家長教育,並利用家長日、家長座談會、每月家長通訊、流動應用程式及學校網頁渠道等,與家長保持緊密合作。組織家長義工團隊,以各類型活動帶動家長的積極參與,發揮家校合作的精神。 |
校風 |
:
| 全校參與訓育輔導工作,共同策劃與推動,範圍廣泛和形式多樣化,有預防性的品德培養、深化性的公民教育、治療性的輔導和嚴謹的獎懲制度等。藉「自我增值獎勵計劃」鼓勵學生於品德及學業上力求進步,致力推廣關愛文化及建立健康校園。 |
未來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
:
| 發展學生學習策略,建立學習社群,邁向學會學習;推行品德教育,培養正確價值觀;注重健康生活,推廣關愛文化,成就豐盛人生。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鼓勵教師進修;鼓勵同儕協作,改善教學,透過校本及校外培訓,與他校交流經驗,並邀請專業人士作課程支援及參與校外支援計劃,提供分享機會,發展教師專業能力,建立學習社群。 |
其他 |
:
| 除獎勵學業成績優異外,特為家境清貧而學業成績表現優秀的學生設立獎助學金。另有體藝、品德獎學金及品學兼優的傑出模範生獎學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