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概覽2022》
PSP2022 返回頁頂
    學校搜尋  搜尋

學校資料

校徽
梅窩學校
Mui Wo School
離島區   校網編號 : 98 
地址: 新界大嶼山銀礦灣涌口村
電話:   29848461    電郵:   mws@mws.edu.hk
傳真:   29842484    網址:   http://www.mws.edu.hk
「資料由學校提供及核實。如欲進一步了解學校發展,可直接向有關學校查詢。」
學校資料 學校資料
校監/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 : 袁哲之先生
校長 : 郭敏麗女士
法團校董會 : 已成立
學校類別 : 資助
全日
學生性別 : 男女
辦學團體 : 梅窩學校校董會
宗教 : 不適用
創校年份 : 1939
校訓 : 至知至善
學校佔地面積 : 約 3500平方米
一條龍中學 : -
直屬中學 : -
聯繫中學 : -
教學語言 : 中文
校車服務 :

-

家長教師會 :
舊生會/校友會 :
2022/2023學校全年收費 2022/2023學校全年收費
學費 : -
堂費 :

-

家長教師會會費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
其他收費 : -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課室數目 : 6
禮堂數目 : 0
操場數目 : 1
圖書館數目 : 1
特別室 : 3間:圖書/音樂室、電腦室、抽離式小組學習課室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抽離式小組學習課室。
其他 : -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16
全校教師總人數 : 18
學歷及專業培訓 (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 : 100%
學士 :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 28%
特殊教育培訓 : 50%
年資 (佔全校教師人數%)
0-4年 : 22%
5-9年 : 17%
10年或以上 : 61%
班級結構 班級結構
2021/22學年
小一 班數 : 1
小二 班數 : 1
小三 班數 : 1
小四 班數 : 1
小五 班數 : 1
小六 班數 : 1
總數 : 6
2022/23學年 (以教育局在2022年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小一 班數 : 1
小二 班數 : 1
小三 班數 : 1
小四 班數 : 1
小五 班數 : 1
小六 班數 : 1
總數 : 6
班級教學模式
小班教學、合作學習及活動教學
班級結構備註
-
學習評估 學習評估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 2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 2
多元學習評估 : 進展性評估及總結性評估
語文:讀寫聽說 常識:知識題、生活技能題 音樂:樂理、創作、唱歌或樂器演奏 體育:循環訓練、技能、態度、資料搜集和習作 資訊科技及視藝:平時分 其他:學生自評、朋輩互評
分班安排 : 不適用
學校生活 學校生活
每週上學日數 : 5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 10
每節一般時間 : 30
一般上學時間 : 上午 8:30
一般放學時間 : 下午 3:30
午膳時間 : 12:20 - 1:20
午膳安排 :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健康校園生活 : 1. 「愛.生命校園」大使計劃
2. 「和諧大使」計劃
3. 木偶劇場:「特殊學習困難」、兒童過胖
4. 智趣嘉年華
備註 : 1. 週會、班主任課、早讀課、每週兩節分組活動課、隔週兩節閱讀課,以及兩節德育及公民教育課。
2. 午膳及課後開放電腦室及圖書室。
全方位學習 全方位學習
創意LEGO樂、花式跳繩、雜耍、環保小先鋒、夏威夷小結他、手鈴、STEM繽紛樂、中國書畫、魔術、iPads遊戲學英語、布偶班等
辦學宗旨 辦學宗旨
為本區適齡學童提供愉快的學習環境,培養主動追求並貫徹終身的學習態度,發展潛能,培育高尚情操,以達「至知至善」。
學校特色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架構 : 辦學團體 → 法團校董會 → 校長 → 學校發展小組 → 課程及教務、活動、訓導、輔導、學習支援 → 各科組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 梅窩學校法團校董會
環保政策 : 設環保箱、採用可再用餐盒、自備餐具、廚餘收集
學校關注事項 : 1. 持續訓練學生自學技巧和培養自學的習慣,提升學習能力。
2. 強化學生的自律精神,推展積極正面的態度和行為。
教學規劃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因應學習差異進行課程調適,提升學生潛能和學業水平。
2. 課程發展以小班教學為主題,進行合作學習,促進朋輩互動。
3. 靈活運用課時,進行學科及全方位學習活動、講座及參觀等。
4. 老師積極帶領學生參與香港學校朗誦及音樂節、數學比賽、校際田徑、游泳及足球賽等,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普及閱讀獎勵計劃、閱讀報告、好書推介、參觀東涌公共圖書館、4‧23世界閱讀日活動(漂書活動、故事書創作比賽、問答遊戲)、作家講座、課堂故事戲劇分享及書展
2. 資訊科技挑戰獎勵計劃、網上學習平台、電子學習、STEM教育
3. 常識科專題研習
4. 校本輔導計劃主題:正向校園
共通能力的培養 : 透過早會、專題研習、課堂上的合作學習和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月訓、「我欣賞你」課堂活動、「牛牛特工隊」等。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伴讀計劃、階段性補課、分層課業、分層閱讀計劃。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三層支援模式及各類訓練小組、學習支援津貼、加強言語治療津貼、特殊教育支援老師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課前加強輔導課。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非華語學生課後功課輔導班、周末中文班、資源老師為非華語學生進行中文科小組教學、中文測考試卷調適、小老師伴讀計劃、參加教育局及理大「校本支援服務」設計非華語中文教材等。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 1. 中、英文科課程剪裁
2. 功課及測考調適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 親子工作坊、親子旅行
校風 : 校風淳樸,中外小孩子一起生活,接近大自然,性格率直樂觀,富創造潛質。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 1. 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 推動STEAM教育發展
3. 建立正向校園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教師發展日、教師分享
其他 : 袁清白、潘秉衡、何子仁、林吉勝、何月佳、阮耀棠、校友會及融和獎學金。
學校地圖 學校地圖
  • -
    -
  • 學校資料
    學校資料
  • 學校資料
    學校資料

修訂日期:2022年9月02日

Whatsapp Weibo Twitter Facebook Email WeChat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