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提升子女的英語水平」

家長 > 親子資訊 > 港台親子節目 > 家家有教
 

「如何能提升子女的英語水平」


本文撮錄自2004年5月20日播出的「家家有教」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張國華博士(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
嘉賓﹕陳惠明女士 教統局總課程發展主任(英國語文教育)

學習任何一種外語,都必須「多看、多聽、多講、放膽講」。那麼,如何在家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呢?陳惠明建議,父母可在特定的時間內關掉電視機,讓孩子在寧靜的環境下把英文故事向父母說一遍,令子女能夠多看、多聽、多講。若要鼓勵他們放膽講,家長千萬不要在小朋友講故事的時候糾正或取笑他們,因這樣會令孩子失去信心;反之應讓小朋友把故事說完,才慢慢教導拼音、拆字等學習方法,當他們掌握這些方法,學習便會來得更容易、更有滿足感。

張國華表示不少家長把子女英語不佳,歸咎於學校不教文法(Grammar)的緣故。陳惠明解釋有些人誤解傳意教學法不允許教文法,事實上,這種教學法對句式及意義同樣重視,只是初小及高小的學習情況不同:初小的學生未必能掌握文法的規律,反而透過兒歌、詩歌、名句、簡單的故事等,更容易令他們內化當中的文法運用。到了高小的階段,由於學生的智力較成熟,故此可先概述一些簡單的文法常規,再進行情景應用,便能鞏固之前所學。

張國華亦提到有些中學生的家長以為入讀英文中學,英文水平一定好。但陳惠明認為家長若把未達入門水平的子女強行送入全英語的學習環境,學生的學習過程未必愉快,反而會浪費了不少時間。即使子女在中文中學學習,家長亦可鼓勵他們爭取學習英文的機會;校方亦盡可能提供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例如成立英語的學生電台等。

聽眾馮太來電分享與子女學習英語的經驗;她會為孩子挑選一些英文故事書,亦會鼓勵他們多看英語電視節目、閱讀英語詩篇。陳惠明建議家長可帶小朋友到圖書館或書店,由子女親自選擇喜歡的書籍,因為他們的擁有感會更大。有時候小孩子亦會偏好特定的作家或書種,但家長應引導子女接觸更多非故事性的書種,藉此擴闊他們的知識、視野,從而做到「從閱讀中去學習」的目標。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