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系統性評估的成績有何效用
本文撮錄自2004年11月18日播出的「家家有教」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譚張潔凝校長(家校會委員)
嘉賓﹕許澤森先生 [教統局助理秘書長(特別職務)]
所有小三學生都必須參加全港系統性評估,目的是要了解學生於中英數三科中能否達到基本能力。評估分為兩部份:筆試方面,學生會被安排作答三、四款深淺不一、重點不同的題目,再由教統局綜合各同學之試卷,從而得出學校的整體成績;口試方面,全校會抽出12-15位學生進行說話評估活動,以評核學生能否清晰地表達自己。
許澤森表示評估的成績將於十二月初公佈,教統局屆時會向傳媒大眾公佈全港整體成績;但學校的成績報告卻不會對外公佈,亦不鼓勵學校管理層利用資料作跟教學改進計劃無關的用途。至於成績的評級,亦只會劃分為達到及未能達到基本能力;因如果再於達到水平的基礎上再劃分一個「超標」的等級,可能會令學校只顧追求超水準,而忘卻為同學補底的原意。不過,教統局亦會在學科的成績報告中,具體地舉例說明同學的超水準表現,旨在給教育工作者指示進一步提升學生能力的方向。
誠然,每所學校的教學條件及學生入學時的水平可能差距很大;故若果學校對評估的成績不太滿意,亦不應氣餒,因評估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學校利用參考數據,來評定學校過往的教學規劃是否取得成效,以求於來年補足同學在學習上不足之處。
來自樂善堂小學的周校長來電表示,平日的校內評估已做到自我完善、監察學生學習進度的作用,系統性評估又是否有其必要性;另他擔心評估的成績會對學校造成負面標籤。許澤森認為系統評估及校內評估其實可互相補足;他亦相信隨著系統評估日趨成熟,將可樹立更清晰的標準讓學校跟隨,那時候,評估的內容亦可能交回學校進行。
對於周校長問及評估的成績可否公開讓家長知道,許澤森並不贊成直接跟家長講解評估的數據;但他建議學校可結合評估結果的心得及教學的規劃,再向家長交代:如學校回顧過去一年的表現,發覺語文科的能力需要加強,便可跟家長討論以作出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