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生命教育
本文撮錄自2005年12月1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黃寶財教授(家校會主席)
嘉賓﹕梁錦波校長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二十年前當資訊科技剛發展時,很多科學家都預言二十年後人類可能會被電腦、機器所取代;但事實上,今天的人類不但沒有被機器取代,反之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接觸更加緊密。梁錦波認為未來社會的成功人士,不但需要擁有豐富的專業或尖端科技的知識,更需要有敏銳的觸角,並且對生命充滿熱情,能感染周遭的人。這些質素不是單靠讀書便能獲得,而是需要透過生命教育來培育。
他續稱,生命教育可有不同取向,有些學校或國家採用宗教教育的取向:有些透過健康教育的取向;有些是生涯規劃的取向;有些是倫理教育的取向;在台灣,更有生死教育的取向。梁錦波憶及一次晚間進修,教授提問了「 什麼是美好的生活呢?」 當時全班研究生為了這個問題思考了一個小時。他們認為當父母或老師確認了什麼是美好的生活後,便要培育下一代獲取這些美好生活。若父母認為金錢和物質是重要,便需要提早教導他投資之道。認為權力和地位是重要,便需要自小感染他,讓他做學生會主席。如覺得文化藝術重要,應儘量培養他的音樂天份。如認為一個人的心靈質素是重要,培養的方法又會不同。故此,生命教育即是確認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特質,然後就透過不同的方法,讓學生或子女培養這個素質。
梁錦波指出,很多人以為有錢便會快樂,但很多富裕國家的年輕人自殺率卻甚高。這是由於他們的物質生活雖很富庶,但內心卻很空虛、無目標、不知為何而生活。反觀,上一代的生活雖然艱苦,但他們仍會咬緊牙關過日子。生命教育就正正在於追求生命的方向、價值及意義。
他認為有效的生命教育實需要有「知、情、意、行」。知,即知識,特別是價值觀的傳遞,應盡早把一些如尊重生命、人與人相處等核心價值應傳遞給青年人。情,即情感啟發,透過感人的故事可見到青年人的內心其實很柔軟,容易把感情流露出來。意,即意志;行,即行為。生命教育是需要實踐的,如能透過義工小組以服務弱勢社群,便能從中體驗生活,對小朋友的成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