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中五後升學與就業機會
本文撮錄自2006年5月11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莫鳳儀校長[家校會副主席]
嘉賓﹕何玉芬博士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
今年中學會考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在同學專注考試的同時,相信家長亦正為子女升學及就業的路徑十分躊躇。何玉芬表示,近年來社會上可供中五畢業生選擇的出路繁多,同學可因應自己的興趣及會考成績來作決定。
她勸喻中五同學不用急於在考試前夕步署求職,應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專心考試。若在考試過後,同學希望汲取社會經驗、賺取零用錢或投身勞動市場,都必須特別留意社會上層出不窮的職業陷阱。事實上,勞工署於每年會考過後,都會作大量有關宣傳,以提高學生的警剔性。但對於一些工資吸引,但卻無需任何工作經驗的職位,同學便需特別留神。有些公司會利用求職者作層壓式手法傳銷,同學在上班後才知道自己需要購入大量貨品,更要拉攏朋友出席講座和入貨,藉此賺取利益;從而把網絡越壓越廣,令身邊的朋友家人受到牽連。另一類公司則藉詞聘請模特兒,要求同學先付一筆試鏡或化妝費用,同學很容易便會墮入預設之圈套。故同學應先在上班或簽約前跟家人商量、了解合約內容及個人責任問題才可動筆。
至於升學路徑方面,同學可因應會考成績而決定升讀預科或其他學院;由於本地預科學位有限,同學需要具備至少5科合格共8分的入學成績,當中包括中英文科合格。一般而言,理科的最低要求為12分,文科則要求10分。儘管私校的要求較低,但8分已為基本分數。
何玉芬指出約有七成香港學生希望升讀大學;事實上,董建華先生亦曾於2000年提出未來將有6成同學可達到專上教育水平,可喜的是直至今年,已有5成學生達到該水平。
現時,香港有超過十間大專院校開辦自資的副學士課程,為期兩年,一年學費約3萬元,同學可因應家庭環境而申請政府貸款。
學生在完成副學士課程後能否繼續升讀本地學位課程,實要視乎院校之學額及學生的實際成績,方法主要有三:一. 完成副學士後,可申請入讀政府資助的二年級學位課程,但難度最高,畢業成績須十分優異;二. 可申請入讀一年級的政府資助學位,相對前者要求較低;三. 升讀本地大學所開辦的自費課程,但這要視乎學生的經濟能力。根據一間本地大學的統計顯示,去年約有331位同學被該大學的自資學位課程取錄;若加上兼讀課程及海外升學的學生,約有七成學生可升讀學位課程,升學比例頗高。家長若希望取得更多相關資料,可瀏覽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之網站www.hkacmgm.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