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逆境—會考放榜的挑戰

家長 > 親子資訊 > 港台親子節目 > 家家有教
 

面對逆境—會考放榜的挑戰


本文撮錄自2006年8月10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黃寶財教授(家校會主席)

嘉賓:陳凱昇先生 (聖公會福利協會臨床心理學家)

會考剛放榜,固然有同學成績好,亦有同學成績不理想,但慶幸現在有副學士、毅進課程以供選擇,讓同學有更多出路。陳凱昇認為困難、逆境乃人生必經階段,不論小學階段、會考,甚至在社會工作亦要面對。但同學必須培養出勇於面對逆境的心態,如不早早學懂面對困難,當真正遇到時便不懂如何應付。事實上,人並不是天生便懂得面對逆境,以同學的年紀,定必欠缺面對逆境的經驗,實在需要身邊的人幫助他,例如:同學、老師、社工和家長;與此同時,同學應以開放的態度去尋求別人的幫助。各人所採用之方法可能不同,有些人十分積極,做足事前的準備功夫,並制定計劃表;有些人則選擇被動、逃避的方法。陳凱昇建議同學應先做好準備,再去尋找支持。

逆境只是暫時性,過了一段時間後,回首當日可能只覺小事一樁,只要抱有希望,定能從容面對。雖知道,會考成績不理想,並不代表其他方面亦做得不好,有些能力並不是可透過會考反映的,故同學應盡量要把這心結解除。陳凱昇指出,同學在放榜前如沒有做好準備,亦可於這時候尋找他人以第三者的角度分析,如放榜熱線、親友的經驗等,亦十分有效。若要取得有關升學發展等專業意見、了解整個學習環境,學友社和聖公會亦能提供客觀和指導性的熱線。很多人以為只有成績欠佳才會打到輔導熱線;然而,熱線並不一定只是處理情緒上的問題,亦可得到其他升學的最新消息。

家長方面,應如何幫助子女呢?家長應抱怎樣的態度呢?家長應有什麼言行呢?若家長跟小朋友的關係密切,互相影響的程度較大。事實上,會考生都是年輕人,他們需要有自己的空間,家長在給予子女空間的同時,亦應帶給子女訊息「父母知道你很煩,但你並不是一個人的,我們會一直支持你,有什麼事都可放心告訴我們」,盡量給子女分析不同的可能性和升學機會。此外,家長亦需留意,有時候學術科目並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子女,反觀,一些較實用的課程,亦能加強同學的學習動機,令他們的成績更理想。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