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適應

家長 > 親子資訊 > 港台親子節目 > 家家有教
 

升中適應


本文撮錄自9月14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陳劉玉蓮女士(家校會委員)

嘉賓:何世敏先生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校長)

新學年雖已開始了兩個星期,但對於中一新生而言,中學生活依然新鮮;故此大部份學校在開課初期都會盡量給同學多些時間去適應初中生活,例如:減慢教學進度、把上課時間改為半天或大半天等。何世敏表示,小六升中一的新生有三方面最值得家長關注:1) 學科學習上的適應;2) 校園生活的適應;3) 個人成長的適應。但他相信大部份中一班主任都甚有經驗,懂得如何輔導小朋友,讓同學擔起一些責任、活動及角色,令他們慢慢融入學校生活。

鍾傑良指有些中學會採取保護學生政策,要求同學留在學校訂購飯盒。何世敏亦承認大部份中學都會安排中一學生留在校內午膳,這當然要視乎家長的意願及學校跟家之距離。事實上,學校每年都會於開課前為家長舉辦座談會,讓家長對學校的政策有所認識。而學校另一個考慮點和挑戰,便是安排什麼康樂或學習活動予同學於飯後進行。何世敏認為活動必須具有吸引力且多元化,如:下棋、打球、上圖書館及參加學生活動等,以符合不同學生之興趣,令他們更容易適應校園生活。

何世敏續稱,大部份老師皆認為中學第一年的生活基礎十分重要;儘管同學均來自不同的小學,中學方面亦會對所有學生在課業及紀律上的要求一致。鍾傑良指出,據調查結果顯示,中二是同學最容易由好變壞的年級,乃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故此,家長在小朋友讀中一時便須多加觀察,若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任何問題,便應趁早跟其班主任商量,或多跟其他家長溝通,而最重要的仍是親子間之溝通。陳劉玉蓮指,青春期的子女多不願意跟家人分享,但她認為最重要是家長擁有關懷之心,採用間接提問的技巧,或從子女喜歡的東西著手,可能更為有效。

何世敏表示,面對不同背景和性格的同學,同學間之相處實須要磨合期。作為家長,應先了解事件之起因,嘗試疏導子女不開心的情緒,有需要亦可跟班主任商量對策。故此,大部份學校均設有成長課,讓同學先了解自己,再學習如何與人相處。此外,為幫助同學盡快融入學校的環境,很多學校亦設有「大哥哥大姐姐計劃」。相信在家長和學校的引導下,同學的適應問題應得以解決。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