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後升學的適應
本文撮錄自9月21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余榮輝先生(家校會副主席)
嘉賓:朱兆秋女士 (佛教大光中學副校長)
升上高中後,同學不但要面對課程上的變化,有些同學更須要重新面對一個陌生的學習環境。朱兆秋稱佛教大光中學的中四級每年都會招收不少外校生,而在接觸過的轉校生中,亦有同學向她反映了一些適應上的問題,如:對校園環境感到陌生、擔心課程銜接及沒有朋友等。但她指磨合期大約只需一個月,學生便能適應。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跟初中不同,他們很重視朋輩關係;故此,學校亦會提供相應的活動,令這些轉校生更快適應新環境、新人事。大光中學於中三升中四的暑假時,便會為他們安排「品質圈」的輔導活動,例如由班主任、社工帶領他們參加迎新營,讓大家互相認識,盡快適應新環境。同時,學校亦會為原校生及轉校生安排一些聯誼活動,如讓原校生一起參加迎新營,好讓同學間之認識加深。迎新營的另一個目的亦是希望轉校生能在玩樂的過程中學會學習,提升學習動機。那麼家長方面應如何幫助子女適應新環境?朱兆秋表示,外校生的成績一般相對遜色,故未能於其原校升讀。雖知道初中成績遜色並不代表其潛質不好,其成績可能於高中時突飛猛進。故家長應對子女少責罵多鼓勵,跟他們分析當中原因,並重新訂下目標,朝著目標出發。面對男女學生交往的問題,學校又會如何處理呢?朱兆秋指大家也曾經過青少年的階段,若是正常男女社交活動,應盡量持開放的態度。但若問題較為嚴重,則需要跟學校社工傾談,找出解決方法。她表示校內初中學生拍拖的情況鮮有發生,至中三、四才慢慢出現。另一方面,家長又應採取什麼態度呢?朱兆秋表示,根據多年教育經驗,若親子間之關係良好,子女多願意向家長透露心事。若子女沒有主動透露,家長便應找一個適當的時間跟子女傾談,看他有何反應;但家長切忌一開始便持反對的態度,因這只會帶來子女的反抗心理。故此,父母應心平氣和地跟子女傾談實際情況和將來的打算,必先了解他們的心態才能作出輔導。同學在完成中四課程後若想出外工作或選擇其他出路,學校亦可把同學轉介到其他教育機構,如:IVE 、小毅進等,出路其實很多。如家長發現在適應上出現晌題,應盡早請學校幫忙,在家校合作下定能令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的學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