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讀大一的適應問題
本文撮錄自9月28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陳劉玉蓮女士(家校會委員)
嘉賓:梁天明博士 (中文大學學生事務處處長)
剛步入大學門檻的學生在適應上會有什麼問題呢?梁天明認為中學跟大學的生活方式分別很大,就如學習模式和生活習慣亦不同,很多同學會因此而遷入宿舍或在外租住房子,開始其獨立生活。在學業方面,大部份同學於中學時代的成績本很卓越,但大學裡頭盡是成績優秀的學生,同學可能會感到不習憤,這亦需要很大的適應。
對於一些來自中文中學的同學而言,其英文水平是否會有落差呢?梁天明指中文大學奉行兩文三語,不少科目亦以中文授課;再者,能夠進入大學的學生,其中學成績應不賴,故此,同學在語言適應上所需時間應不會太長。
此外,同學在衣食住行四方面亦需要作出適應;以中文大學為例,由於過半數同學都會住在宿舍,故學生一般較樸素,衣著打扮不會太講究。事實上,中大四個書院亦會定期舉辦講座,以講解禮儀衣著等課題;故此,同學在一些較正式的場合中,亦會懂得基本禮儀,穿戴整齊。住宿方面,中文大學提供三年一宿,即三個學年中有一年可住在宿舍裡,對於第一學年入住宿舍的學生來說,或會特別想家,但大部份同學很快便會學懂獨立。學生間中或會因為生活方式的分岐而在相處上出現問題,他認為同學間應互相體諒,有需要亦可申請轉換房間。一般而言,同學的適應能力很高,開學頭一個月可能會出現適應問題,但很快便會習慣下來。
至於交換生方面,大學有責任為他們提供宿位;學校在宿位分配上會另作安排,不會影響本地學生入住宿舍的機會。梁天明表示,中大每年會招收250名國內學生入讀,他們的思家情況比較普遍,但宿舍的生活能令他們更快更容易學懂廣東話,盡快融入香港的生活環境。
梁天明認為住宿對同學有很大得著,由於宿生來自不同的背景和院系,這對人與人之間之相處和結識終身朋友(friends for life) 十分重要。同時,學生可透過同儕間的學術分享以達至通識教育,對同學的發展很重要。正如早前來港的諾貝爾獎得主亦表示,若研究太專於一個學術範疇,很難拿到諾貝爾獎,因這往往需要幾方面學問的融合。故宿舍生活對同學實有很大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