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校內測驗考試
本文撮錄自10月3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余榮輝先生(家校會副主席)
嘉賓:梁勝棋校長 (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
一般而言,小學每年會有兩個測驗及兩個期考,不但學生緊張,家長亦會如臨大敵;故此,學校需特別小心處理考試評核的安排。梁勝棋表示,學校曾經想過減少考試次數,務求令同學愉快學習,但在推行上卻面對了一些現實的問題。由於高小的學生及家長十分重視升中銜接、中學派位等問題,測驗及考試對他們有實際上的需要,故難以達至愉快學習。當然,學校除重視測驗及考試外,亦同時提倡「一生一體藝」,取其平衡,藉以培育學生多方面的才能。學校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活動,以發掘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倘若學業成績欠佳,同學亦可從其他方面得到滿足感,從而建立個人自信。雖知道,測驗及考試並非學生的唯一,只要好好分配時間,他們亦可有其他天地。
梁校長表示,為減輕測驗考試對學生所帶來的壓力,學校曾把默書改為兩星期一次,最後卒為家長反對。於是,學校遂採用另一種折衷的辦法,要求英文課每天都會有一次不計分的默書,藉以引起學生的溫習動機,同時亦能減低學生於真正默書時的害怕心理。對於小一學生,學校暫不會要求他們背默,但卻會鼓勵他們背誦唐詩,藉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梁勝棋指,考試的目的乃幫助學生溫故知新,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測驗亦有另外兩個用途:1) 篩選,針對學生的成績來安排升班及編班;2) 教學的回饋,這對老師十分重要,透過一連串的進展性評估,可了解同學的學習進度,以調節教學步伐。他認為要進行計分的測驗是在所難免,但老師亦可設計一些不用計分的小活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鍾傑良問到低年級暫不用面對升中問題,是否可採用另一種較活潑的學習模式呢?梁校長表示,由於幾年前並沒有公開試,學校尚且有很多創意空間;然而,自全港性系統評估推出後,學校人人自危,實不敢對三年級的同學掉以輕心,即使二年級同學亦須於課外活動時間做練習。系統評估雖用意善良,但出來的效果卻有違原意,故他認為家長、學校及教統局三方面應對評估再作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