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幼稚園
本文撮錄自11月7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教育統籌局高級學校發展主任楊景輝先生
嘉賓:蔡伯儀(教統局高級督學(幼稚園))
香港的幼稚園教育十分多元化,有些具有宗教背景,有些則有辦學團體背景。若要評估一間幼稚園是否辦得成功,蔡伯儀建議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看:一. 學校的管理組織,校長、校監等領導層是否有遠見及其對教兒教育的認識是否正確;二. 教師的團隊,老師是否有愛心及其是否能掌握教兒教育的理念;三. 學校跟家長和社區的關係;四. 小朋友的學習成效。作為家長,當然十分關心子女的學習情況。蔡伯儀認為這個年紀的小朋友不宜前往太遠的學校讀書,家長應以就近入學為原則,可到住所附近的幼稚園觀察其教學情況。家長在選校時應留意園內的環境衛生和安全,可作實地視察,以了解校園的環境設施及安全設備。若家長本身有個人信仰,亦可考慮選擇相同信仰的辦學團體。此外,學校的行政及老師的教學質素亦會影響校園內的學習氣氛,若園內充滿歡笑的場面,而小朋友亦表現得精靈醒目,家長大可放心選擇。家長如希望進一步了解學校的情況,可參閱幼稚園概覽、教統局網頁及學校的宣傳單張。蔡伯儀指出,現在的幼稚園經常要求小朋友背誦及認字,但這種教學對小朋友是否恰當呢?他認為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求知慾旺盛,且發育得很快,學校應為他們提供充滿刺激的活動、玩具及學習角。家長方面亦可多跟子女傾談,以了解子女的日常校園生活。若小朋友表現雀躍,自然不用擔心;若小朋友經常憂心忡忡,家長便應檢討學校是否適合子女。幼稚園的階段乃為未來學習作好準備,為成長打好基礎。只要基礎功夫做得好,加上強烈的學習動機,小朋友升上小學後,學習亦不會有問題。很多時候,家長只會看學生的即時分數,一、兩次默書分數不理想便會十分擔憂。蔡伯儀認為三言兩語難以改變家長的想法,需要整個教育改革來配合。幼稚園家長剛帶小朋友進入香港的學制,自然十分擔心,故同工們亦會盡最大的努力提供協助。小學課程於2002年進行改革,學校在自身變化的同時亦加強了跟幼稚園的溝通聯絡。小一及小二的課程會因應小朋友的需要而作出調適;同時亦會建立更強的家長網絡,令家長們對幼稚園及初小的教育制度更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