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幼稚園生

家長 > 親子資訊 > 港台親子節目 > 家家有教
 

優秀幼稚園生


本文撮錄自11月14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余榮輝先生(家校會副主席)

嘉賓:李小湖博士(大埔浸信會教育委員會副主席,曾任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教師教育部)

一個優秀的幼稚園學生需具備什麼條件呢?李小湖認為學生需懂得發問及思考探索。而學校亦需因應教育政策、社會的大方向,以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群美及設計適合他們的課程。大部份學校於暑假期間都已準備了來年的教案,若學校的透明度夠高,家長很容易便能了解到同學一整年的學習課程。為培育優秀的學生,幼稚園亦會按學生的學習階段和程度,訓練他們不同的能力。學校除了重視學生的身心發展、體力、智能、語言及情緒等範疇外,德育方面亦十分重要,而這正正是現在大部份幼稚園教育所輕忽的。德育,不單是指個人品格,亦包括了學生的價值觀、國民身份認同、公民教育、個人健康及生命教育等。以生命教育為例,就是要教導學生明白生命的重要,加強日常生活的危機感。對於近日一則有關父親體罰兒子的新聞,李小湖認為不論幼稚園、小學甚至中學的家長,都需要學習如何作一個「似模似樣」的家長。家長在教導小朋友的時候,或會過於信賴自己的學識和經驗,而忽略了現實的社會需要,然而過於羞辱的責罰只會令小朋友更加受傷和反感。李小湖指,社會進步令現在的小朋友更加聰明,即使幼稚園內亦有上網的設施,以培養老師及學生對電腦的學習興趣。對於一些家庭環境欠佳的同學,學校亦會提供不同的協助,如為學生提供免費的興趣班,補助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等。為應付小一入學面試,家長總喜歡選擇課程較深的幼稚園,從而令普遍幼稚園的課程出現過深的情況。李小湖認為現代社會實在走歪了,小學變得高高在上,往往需要幼稚園迎合小學的需要。他指在幼稚園及小學的銜接上,雙方同樣重要;同時,小學老師亦應到幼稚園觀摩其教學方法及課程,讓他們知道幼稚園的教學方式其實比小學開心得多。從小學的角度來看,怎樣才算是優秀的幼稚園學生呢?李小湖認為家長及教師需注重學生的全人發展,不能單看成績,體能、語言、科技及特殊技能同樣重要。最後,亦要多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其勇於發問的精神。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