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界體育發展

家校會 > 家校會活動 > 最新活動總覽
 

香港學界體育發展


本文撮錄自12月05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黃寶財教授(家校會主席)

嘉賓:楊開將校長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主席及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下午校校長)

楊開將既身為小學校長,同時亦出任香港學界聯會主席,為何他對運動的興趣如此濃厚呢?他表示自己乃教授體育出身,以往亦是球類運動員,故有志推展學界的運動發展。在多哈亞運會中,不少香港代表成員都是學生運動員,游泳項目中更有大部份都是中學生運動員。鍾傑良問到,香港體育發展的道路是否很艱辛?楊開將指相對以往,現在的運動員已獲得不少專門訓練,大大提高其體育水平。學生在未成為運動員之前,大多是由家長自小培訓,藉以提高子女對某種運動的興趣。至小學階段,再經體育老師發掘學生的運動才能。楊開將指現今的家長都很悉心培育子女的運動發展,有家長日夜接載小朋友往返學校和訓練場地,亦有家長於星期六、日陪伴子女返內地接受專門的乒乓球及羽毛球訓練。雖知道,小學階段對小朋友的體育發展十分重要,故家長亦會盡量幫助子女溫習其他學科,以期能夠同時兼顧學業及運動。楊開將表示家長培訓子女體育的目的有二:其一是培育子女成為精英運動員;其二是希望子女憑著出色的運動表現,來增加向名校叩門的機會。事實上,很多中學都願意招攬運動出色的同學,以幫助學校贏取獎牌。而大學對學生運動員的收生亦有所放寬,精英運動員更有獎學金支持。鍾傑良指以往家長都會擔心子女參與體育活動後,便會荒廢學業,但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學生如在外參賽,學校亦會盡量給予支援。例如:為學生補課、安排補考或在教練及老師安排下,在比賽的旅途上同步考試等。

楊開將指,為提高小朋友運動的專業水平,他們會接受專業教練的培訓,甚至跟從國家隊訓練。若他們能從小訓練正確的基本功,對將來的發展會更加順利。作為家長,應多觀察小朋友對運動的興趣是否強烈,切忌過於催谷和勉強。家長可嘗試跟子女及其教練傾談,以了解小朋友的興趣、潛能及發展空間。事實上,運動的目的除比賽外,亦能陶冶性情及強身健體,故家長應多鼓勵子女參與體育運動。展望將來,聯會跟體育總會將會更緊密合作,給予精英運動員更多集訓和參加比賽的機會。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