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普教育

家校會 > 家校會活動 > 最新活動總覽
 

中國科普教育


本文撮錄自2007年1月2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余榮輝先生[家校會副主席]
嘉賓:葛紹歡女士 (德利發科普教育活動中心副董事長)

創辦德利發科普教育中心的目的旨在提高學生的科普知識,中心更於1990年在中國順德成立國內首間科普教育中心,讓國內的小朋友在科普知識上跟香港及世界接軌。葛紹歡指,雖然國內小朋友在很多國際性的數學及文字比賽獲得優異的成績,但外國人總認為他們的動手能力略為遜色。有見及此,葛紹歡的丈夫遂於國內成立科普中心,讓小朋友能在玩樂中學習科普知識。

她認為動手能力的高低取決於多方面的條件;相對而言,香港的條件較優厚,購買材料物資亦較方便,更多創新概念能因此推陳出新。反之,中國乃以農立國,科技知識較單薄,且購買材料亦非常困難,故以往的科普教育發展相對緩慢。但時至今日,隨著國內科技通訊日益發達,現在每個城市都有不少科普出版社、網上平台及讓學校互相交流的「校校通」,令科普教育於國內得到開展。

葛紹歡以北京為例,很多試點中學已跟外國中學結成姊妹學校,有外國學校更派學生到北京讀書及讓他們在當地家庭寄宿,以認識中國的教學方法。家長方面,亦對子女參與科技俱樂部、勞作課和興趣課十分重視,較香港家長更為熱心。學校亦會規定學生於每個學期繳交動手費用以購買材料,中學生須繳交70元,小學生則繳交不超過50元。由於幼稚園方面所繳交的費用數目不受限制,她相信幼稚園可更靈活地選擇任何合適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天才兒童。此外,學校不但獲得財政部撥款以興建科學教室,每個學期亦會獲得教委撥款八萬至十萬以發展科普教育。社區方面,科學館及科普中心紛紛興建,有廠家更生產科學器材以供學生學習之用,另亦有專門的中央教育台以教授同學科普知識。

由於香港的老師往往須要處理很多行政事務,故真正參與科技比賽的學校並不多;同時,香港企業對撥款發展科普教育並不投入,故推動科普有一定困難。最後她以迦密中學於德國跳舞機械人比賽中取得冠軍為例,她相信在科普中心的支持及老師的引導下,同學亦能在科學研究上取得很好的成績。

學校巡禮:
職業訓練局《Teen才再現》課程
請參閱網址:www.vtc.edu.hk/vdp/ntp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