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未來學校計劃
本文撮錄自2月6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黃寶財教授
嘉賓:馬紹良先生 (鳳溪公立學校行政總裁)
「未來學校計劃」乃微軟跟全球12間學校合作,以發展網絡教育科技為目標;鳳溪第二小學便是亞洲唯一一間能夠參與這先導計劃的學校。除香港以外,愛爾蘭、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墨西哥、智利、芬蘭和巴西等地亦有學校參與計劃。
馬紹良指,「未來學校計劃」的主要意念是希望能夠進一步在教育方面運用專業科技。他認為教學應劃分為四個階段:一. 展示環節,老師須因應學習課題給學生展示圖像影片,以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二. 當教師向學生講解完畢後,如何令他們把內容內化為自己的一部份呢?專題研習和集體習作正正給學生一個探索、組織和表達課題內容的最佳訓練。三. 如何幫助教師評估小朋友的能力,以及如何讓小朋友自我評估呢?以往的考試測驗只會為小朋友帶來恐懼,為老師帶來沉重的工作壓力,這些重複的工序又能否利用科技來替代呢?馬紹良希望透過跟微軟的研究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協助老師改簿,例如:在建立一個龐大的題目庫後,同學可隨時登入系統並進行不同程度的測試,人工智能可即時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成績是否達標。系統在回饋學生的同時,亦能回饋老師,讓老師知道學生的整體表現,從而調整其教學進度和方法。四. 如學生的成績不達標或超標,系統甚至會為學生提供自學課程的超連結,幫助老師進行拔尖補底的工作。他認為現時大部份學校於首兩個階段已做得很好,但後兩個階段則需要透過計劃將之優化。
在計劃中,微軟如何為學校提供協助呢?馬紹良表示,學校在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後,微軟會提供科技上的支援。以批改英文作文為例,他希望人工智能可強化現有的文書軟件功能,以幫助老師批改文章結構、中心思想和詞彙運用等範疇。他更希望軟件能進一步推展至中文文法檢查,以減輕老師批改習作的工作量。
「香港未來學校計劃」將會挑選3-5間學校參與協作,鳳溪二小則會代表參加國際會議。馬紹良表示教育的未來發展,將會投放更多科技資源以幫助老師教學,好讓他們能騰空更多時間關顧學生成長,讓學生的心智能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