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2007 - 悅讀大本營
本文撮錄自4月17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鍾傑良先生、余榮輝先生(家校會副主席)
嘉賓 ﹕鄭鳴鳳女士 (香港教育城行政總裁)
4月23日乃「世界閱讀日」,是聯合國於1995年所訂立,藉此推廣閱讀和寫作。但為何選擇4月23日呢?這是由於當天乃沙士比亞的生忌及死忌,故以此訂立。為推廣世界閱讀日2007,教育城將於4月21日(星期六)跟一眾學校,在樂善堂余近卿中學舉行「悅讀大本營」。大本營的舉行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屆時將會進行一連串活動讓大家參與。同時,為發揮大會「一人一好書,交換新發現」的精神,參加者可帶同一本心愛書籍,把自己一段小感言以書籤形式插入書中,放下書本後可拿起另一本書,藉此交換好書。
鄭鳴鳳表示,很多家長和學校都認同閱讀的重要性,認為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故家長的參與性日漸加強。近年來,很多家長都願意到學校一起推動閱讀,他們不但關注閱讀,更著重深度閱讀,故很多學校亦紛紛成立及推動讀書會、閱讀大使和閱讀約章等。屆時,大會亦會邀請六間學校參加「讀書會部落」,以戲劇或其他方式來示範如何推動讀書會,相信能讓觀眾有所感受。由二時半至三時半則會有一個大型的啟動典禮,二千名曾接受訓練的學生和家長閱讀大使將會進行畢業典禮。至於其他分享活動亦有「閱讀大舞台」、「圖主最前線」等,此外,當天更邀請了廣受學生歡迎的作家君比,分享其創作經驗。家長和學校若希望獲得更多有關資訊,可登入香港教育城的閱讀網站查閱資料。
鄭鳴鳳談及第一年於香港推行世界閱讀日正值沙士,難於在學校推行,故需轉移到網上進行,結果得到很多學校和家長支持。不少家長更自發到網上課室講故事,讓學生在停課期間仍可看到不同故事。她指出很多家長都希望子女學得好、學得開心,但最重要是家長能培養子女閱讀的習慣。面對訊息萬變的世界,家長難以把所有知識傳授給子女,但若能夠教導他們如何在書本上及網上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子女定可終身受用。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她認為深度發展及自主學習都十分重要,若子女能跟父母一起分享,進而建立家庭讀書會,定能令親子間增添不少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