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放榜日
本文撮錄自7月10日播出的《家家有教》電台節目。
主持:陳劉玉蓮女士(家校會委員)、蘇鑰機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嘉賓:繆雪芳女士 (啟思中學副校長)
7月10日為小六升中放榜的日子,本年度共有77255名學生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按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階段獲派首三個志願學校的學生人數一併計算,整體滿意率為84%,較去年的81%增加了三個百分點。
繆雪芳認為家長事先應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並因應不同的派位結果而有不同的計劃。且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盡量以平常心去面對。雖然很多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夠入讀英文中學,但繆雪芳認為最重要是因應子女的能力和程度,為他們選擇最合適的學校。若學生本身能力未達水平,即使獲派英文中學亦會十分吃力。蘇鑰機亦認同家長緊張派位結果乃在所難免,但若然對結果不滿意亦不要太失望,凡事總有兩面的,即使勉強為子女尋找一間不適合的學校亦未必會有好成績。
近年來香港的教育改革令學校銳意提倡教育改進,老師方面亦加強進修,任何一間學校都有其獨特的辦學理念和方向。家長可親身到學校視察或詢問老師的意見,以加深對學校之認識。她建議家長嘗試接受派位結果,並慢慢發掘學校的優點,看看學校是否適合子女就讀。當然,最重要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加強其自學能力,升中後自然更容易適應。
繆雪芳表示,她曾跟學校內的中一學生傾談過,他們認為一間好學校應給予學生更多自我發展空間,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等。雖知道十一、二歲的小朋友亦有其想法,家長不能勉強並過度給予子女意見,因最後可能適得其反。她建議家長於暑假期間盡量給予子女個人空間,讓他們選擇合適的個人或群體活動。
事實上,學生在升中後仍須面對學校環境及課程的適應問題,如:由小學內的高年級生變成中學內的低年級生;由中文小學變為英文中學;由名列前茅變為中游份子等。這些情緒上的適應問題,家長都不能放鬆。有見及此,繆雪芳的中學會為學生安排暑期班 (summer school)、教授時間管理技巧(time management skill)及要求學生參與同儕活動(peer group),以協助學生適應中學生活。
人生有很多階段,每個階段都須要家長教師的支持和認同,故家校合作對學生的個人成長發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