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2006

家校會 > 家校會活動 > 最新活動總覽
 

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2006


題目: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2006
嘉賓 ﹕謝錫金教授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

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於2001年首次推行,並於2006年進行第二次研究。謝錫金指,全球各地都會把0-10歲劃分為學會閱讀階段;11-14歲為從閱讀中學習階段;15以上屬於功能性閱讀。他表示0-10歲的學習階段最為重要,因它會影響學生日後的閱讀能力發展,故全球都會於學生9-10歲間進行調查,以了解他們的閱讀能力。在2006年的研究中,全球約有40個國家參與,香港亦隨機抽樣了150間學校,共4700學生參加測試。06年香港學生的成績斐然,由01年的全球排名第十四位,躍升至06年的第二位,僅次於俄羅斯。

以往,社會大眾一直抱有香港學生普遍閱讀能力差、香港乃文化沙漠的觀念;同時亦會對廣府話教學及近年的教改成效存疑。謝錫金認為從06年的研究結果反映教改的成效,其對提升學生的基本能力、閱讀能力及理解能力甚有裨益。研究亦同時顯示香港學生的閱讀能力甚高,在提取資訊、推理、綜合能力及批評能力等四方面都有相當好的表現。

歸根究底,學生閱讀能力進步跟社會的閱讀氛圍、政府近年的課改,以及學校推行校本課程不無關係。在校本課程下,學校更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及空間,故不少學校每天都會安排一堂閱讀課、進行大量的跨學科閱讀、設有校內圖書館,更推行閱讀媽媽計劃,讓家長有機會參與學校的閱讀活動,加強家校間之合作。謝錫金表示,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由家庭開始做起,父母應加強子女的學前閱讀活動、加強家庭閱讀文化和空間,並以身作則,為子女做個好榜樣。


本文撮錄自1月29日播出,由羅曼穎及教育局學校發展主任何滿華先生主持之香港電台文教節目《家家有教》。節目逢星期二晚上8時至9時在港台第五台(AM783 / FM92.3天水圍 / FM99.4將軍澳 / FM106.8屯門、元朗區)及港台網上廣播站(www.rthk.org.hk)同步播出。節目電郵ceu@rthk.org.hk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