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練

家校會 > 家校會活動 > 最新活動總覽
 

親子教練


題目:親子教練
嘉賓 ﹕沈士基先生 (親子教練聯盟創辦人)

親子教練乃教練學的其中一環,近十多年來在香港亦不斷發展。沈士基憶及幾年前他跟幾個專業教練聚首時談到,近十幾年家長的角色頗難為,因他們跟子女的溝通往往未能達到自己的要求。有見及此,他們遂把平日用於企業的教練模式應用到家庭方面。家長不但要擔任父母的角色,更同時要充當小朋友的教練。他表示親子教練的施行步驟十分簡單,主要分為5個程序:首先要跟小朋友釐定一個目標;了解小朋友現時的情形;再跟小朋友選擇一些適合他們的施行方案;選定方案後切實執行;最後須評估效果。

沈士基指在教練學上,會給很多問題予受教練者,但都沒有答案,而要讓他們運用自己的獨立思維回應問題。這正如教練小朋友,父母不能給予太多指示,而應給予子女更多思考空間以回應自己的要求。但父母在充當小朋友的教練前,其態度亦須改變以改善親子關係,子女慢慢對家長建立信心後,才會願意接受教練及吐出心聲。他表示教練學是一個過程,小朋友、家長和周圍環境須一起成長。

有關親子教練的課程,短至15個小時或長至幾個月亦有,但同樣需要家長回家練習。至於評估成效方面,父母應建立一個支援小組,跟其他家長一起討論自身的個案,透過分享會學到更多施行方法。沈士基認為家長應盡量於小朋友年幼時認識教練學,因為幼兒較聽話和容易吸收,且家長早些學懂,將來亦會運用得更純熟。

本文撮錄自4月15日播出,由羅曼穎及家校會資深委員余榮輝先生主持之香港電台文教節目《家家有教》。節目逢星期二晚上8時至9時在港台第五台(AM783 / FM92.3天水圍 / FM99.4將軍澳 / FM106.8屯門、元朗區)及港台網上廣播站(www.rthk.org.hk)同步播出。節目電郵ceu@rthk.org.hk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