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校合作

家校會 > 家校會活動 > 最新活動總覽
 

商校合作


題目:商校合作        
嘉賓:黃鴻機先生 (加中文化教育協會主席)

商校合作計劃已開展了三年,楊景輝指計劃最初乃為新高中學制而設,因新學制所包含的其他學習經歷,要求學生參與跟職業有關之活動,故有需要跟商界有一定程度的合作。他表示,計劃自推行以來,發現商界不但可幫助學生擴闊視野,更能協助學校提升其教學質素。於2007至2008學年,小組共組織了二百五十個活動予老師、學生及家長,參與人數更超過兩萬。故今年年初,小組將商校合作計劃由高中伸展至小學及幼稚園。目的是希望把商界的資源帶入學校的同時,亦能給小朋友帶出回饋社會的訊息,讓他們從小認識到有能力便應回饋社會的道德教育。

黃鴻機表示,在外國很多大公司都會組織義工隊,並跟中小學共同合作以提供社會服務。香港雖有些公司及學校組織了義工隊,但兩者似乎較少合作。他認為兩者合作可令同學有機會接觸商界人士,而商界人士亦有機會了解學生。故他構思讓大公司跟學校結盟,以組成發揮更大的社會服務團隊。此外,他將於9月份出版一份名為“Partners”的月刊,內容包括:一. 《家家有教》節目中「家校辦公廳」的節錄內容;二. 「加港情」,協會今年安排了12名加拿大學生來到香港的公司實習並撰寫感想,屆時將會每期刊登不同學生的感受。三. 有些同學今年暑假參加了加拿大的暑期露營活動,他們的感受亦會刊登於月刊內;四. 「粵港情」,結集了香港跟國內學校合作及交流的感受;五. 「健康與財富」,邀請專家撰寫有關健康與德育的題目。月刊將會免費派發到各中學及各區家長教師聯會。

楊景輝指,新高中學制中的其他學習經驗,要求學生得到國情教育、社會服務及跟職業有關的經歷。他希望來年安排學校跟商界人士合作,返回內地進行一些社會服務,讓學生能同時獲得上述三方面的經歷。他亦希望透過商界人士的力量,幫助國內同學來到香港,認識香港社會,從而達到雙向交流。

黃鴻機表示,某些地區的低收入家庭父母實在需要托管服務,他正構思讓學校開放校園,找一些義工隊來看管小朋友,並在過程中提供知識性和學習性的課題。另外,他亦表示有公司捐出了六千個毛公仔,欲贈予國內孤兒院等機構,故他計劃來年每個月都會帶領同學到廣州,跟廣州的學生一起探訪有關機構。他希望透過活動能讓同學有機會跟國內同學交流並認識國家。

本文撮錄自9月2日播出,由羅曼穎及教育局高級學校發展主任楊景輝先生主持之香港電台文教節目《家家有教》。節目逢星期二晚上8時至9時在港台第五台(AM783 / FM92.3天水圍 / FM99.4將軍澳 / FM106.8屯門、元朗區)及港台網上廣播站(www.rthk.org.hk)同步播出。節目電郵ceu@rthk.org.hk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