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節青少年之友

家長 > 親子資訊 > 港台親子節目 > 家家有教
 

香港藝術節青少年之友


題目:香港藝術節青少年之友
嘉賓:林慧茵女士 (外展統籌)

藝術節青少年之友成立於1992年,旨在培育更多熱愛藝術的觀眾,及進一步推動香港的藝術發展。林慧茵認為藝術方面的興趣應由年青時慢慢培養,進而令欣賞藝術節目成為習慣。

藝術節每年都會邀請海外團體來港表演,儘管外地藝術家留港時間不長,藝術節亦會把握機會讓他們跟青少年之友交流和分享。而今年團員來港後便會跟會員進行圍讀活動,劇本是文學作品 – 賣花女,學生可從中學習如何欣賞英國文學。此外,藝術節亦會為會員提供工作坊、參觀後台等活動。去年曾安排同學參與一個本地製作,由進入排練室到欣賞演出的整個過程會員均能參與,令學生大開眼界。而今年的工作坊亦請來本港舞蹈家,教導學生如何用身體表達自己。11月下旬,亦會邀請資深音樂人講解古典音樂、世界音樂及爵士樂,以分析及教導學生欣賞音樂。同時,兩個本地全新劇作《天鵝湖》和《聖荷西謀殺案》的年青編劇亦會被邀請出席12月6日的工作坊,屆時他們會跟學生分享文字創作心得。

林慧茵指青少年之友每年約有6000名會員,凡中一至25歲以下就讀全日制學生均可參加,中學生會費為60元,而大專學生則是80元。會員於每年9月1日到明年8月31日均可參加活動,所有活動均於網上登記,會員可按興趣自行報名。作為會員,每年2、3月均可免費欣賞兩個節目。而每年3月份藝術節會舉行傑出青少年之友頒獎禮,以鼓勵表現傑出之義工成員及積極參與活動之老師。有興趣成為青少年之友的同學可於11月30日前登入網址www.yfs.artsfestival.org報名。

林慧茵表示,除青少年之友活動外,藝術節每年9月和10月都會邀請不同藝團進行學校巡迴演出,務求讓中學生認識香港藝術節,以及欣賞到世界各地藝術團體的演出。林慧茵指,為了讓演出更富趣味,遂加入不少互動元素,如今年教授四大表演藝術類別:舞蹈、音樂、歌劇和話劇時,演出者便邀請台下的同學參與表演,希望學生感受到舞台表演的感染力,從而令他們對藝術產生興趣,亦令他們明白到台下觀眾的反應能影響台上表演者的演出。藝術節每年均會到40間學校作巡迴演出,參與學生多達3萬人。

本文撮錄自11月18日播出,由羅曼穎及家校會委員蔡黎悅心女士主持之香港電台文教節目《家家有教》。節目逢星期二晚上8時至9時在港台第五台(AM783 / FM92.3天水圍 / FM99.4將軍澳 / FM106.8屯門、元朗區)及港台網上廣播站(www.rthk.org.hk)同步播出。節目電郵ceu@rthk.org.hk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