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0聯校通識生命教室

家長 > 親子資訊 > 港台親子節目 > 家家有教
 

四川200聯校通識生命教室


題目:四川200聯校通識生命教室
嘉賓:趙煥明 (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
      陳喜威少校 (香港救世軍 - 四川地震災後重建項目總監)
      陳俊樂女士 (香港電台教育網站總監)

四川200聯校通識生命教室中的200即200日,適逢11月27日乃四川大地震發生後的200日,故以此為名;活動則旨在讓學生了解現時災區重建工作的情況和進度。陳俊樂表示,分享會中邀請了七間學校參與,包括:民生書院、邱子文高中學校、妙法寺劉金龍中學、李求恩紀念中學、金巴崙長老會耀道小學、啟思小學及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而其他參與機構,包括:香港宣明會、救世軍港澳軍區、紅十字會、苗圃行動、香港福幼基金會、香港復康會、大埔醫院職業治療部骨科復康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香港理工大學的康復治療學系。分享會於11月27日下午二時假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舉行,大約500名中小學生會先回顧災區片段,接著另一個小時,學生會分派到十間課室,每一個課室內會有一位志願團體代表、一位通識老師及一位輔助老師,前線救災人員屆時會分享救災時的親身經歷及災後200天的轉變。老師和同學如欲參加當天的分享會,可致電2339-3190報名。

趙煥明稱,宣明會主要在四川北面山區,即青川、廣元、劍閣等地服務。就他所見,現在跟地震初期的最大分別是帳篷已收起,因政府動用了不少資源興建了很多臨時房屋區,故大多數災民已搬入板房或臨時房屋,而宣明會亦在災區派發了超過六萬張棉被,希望災民面對寒冷的冬天仍然得到溫暖。他憶及救災初期當地無水無電,衛生環境十分惡劣,但現在已興建了不少設施,如:中央浴室、中央廁所、中央廚房,衛生環境得以改善。加上電力已經恢復,災民現在可用電爐取暖及看電視。食物方面,店舖相繼營業,糧食亦供應充足,可見中國政府及市民的捐款對災民的幫助很大。
 
陳喜威指,救世軍自災後一直嘗試進行心靈工作,更組織了服務團,今年7月先後到綿陽市兩間學校服務,而上星期則到了德陽市其中一間小學服務。服務團主要透過德育課程,教曉小朋友謙卑、感恩、團隊精神及互相合作的精神,從而幫助他們從逆境中重新站起來。而活動的另一個目的,是希望透過活動把遊戲方式跟老師分享。陳喜威表示,今次活動的效果較預期好,整個活動過程能令小朋友從憂傷和恐懼中從新學習,讓他們知道活著就是盼望。救世軍期望每一個月能辦一次服務團,以期到不同地區播種,令更多學校受惠。

陳俊樂指,分享會過後尚有延伸活動,每個學生須提交一篇感想,並放於網上。而分享會當天,每間參與學校都會派出2至4名校園電視台代表拍攝,並須於聖誕節過後提交影片。此外,活動的合辦單位香港演藝人協會亦會派出譚詠麟及谷祖琳蒞臨出席,藉此分享感受及勉勵同學。她表示,大會希望能透過活動令學生、老師及各界人士了解到他們的善款是用得其所的。

本文撮錄自11月25日播出,由羅曼穎及家校會副主席陳劉玉蓮女士主持之香港電台文教節目《家家有教》。節目逢星期二晚上8時至9時在港台第五台(AM783 / FM92.3天水圍 / FM99.4將軍澳 / FM106.8屯門、元朗區)及港台網上廣播站(www.rthk.org.hk)同步播出。節目電郵ceu@rthk.org.hk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