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校通識學生論壇之《蓄婢制度》

家長 > 親子資訊 > 港台親子節目 > 家家有教
 

聯校通識學生論壇之《蓄婢制度》


題目:聯校通識學生論壇之《蓄婢制度》
嘉賓: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區月晶校長
鄧鏡波學校梁偉傑老師
邱子文高中學校許漢榮老師
中華基督教扶輪中學周黎明老師

香港電台通識網舉辦很多聯校通識學生論壇。而今次論壇主題是《蓄婢制度》,形式是角色扮演。今次參與角色扮演有四間中學,分別是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他們的角色是支持《蓄婢制度》;鄧鏡波學校的學生扮演反對《蓄婢制度》;另有邱子文高中學校,角色是當時的港英政府;中華基督教扶輪中學代表新思維的一羣。而所謂的角色扮演是各學校就代表的角色發表立場。

區校長解釋,《蓄婢制度》出現於十九世紀末,並不是一個現有的制度。藉此項扮演活動,年青人能更認識歷史、中國文化。學生能與老師討論之餘,亦能多參考古代文獻,歷史故事甚至乎粵語場片。然後再加以思考,表達自己的立場。當學生得悉論壇主題是《蓄婢制度》時,表現十雀躍,不停發表意見。

許老師表示,邱子文高中學校學生代表當時的港英政府,他們認為扮演這角色十分困難。因為當時的港英政府要討好英國國會之餘亦要顧及華商的感受。他們不像其他學校有鮮明的立場。同時他們亦體會到政府的角色並不容易做,要從尊重人權及尊重中國文化之間取得平衡。

除此之外,周老師表示,當扶輪中學的學生得悉題目後表現愕然及對題目不太認識。但經老師解釋後,他們對論壇很感興趣。周老師亦引導同學,當討論時,他們應有代入感。將自己代入當時的社會,引入新思維。而引入新思維的同時,同學們要去為《蓄婢制度》爭取權益。此論壇能刺激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歷史。

今次論壇有幸邀請香港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黃碧雲博士及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何佩然博士作論壇的嘉賓。陳俊樂解釋,香港歷史系列其中一輯是介紹《蓄婢制度》,節目內曾訪問過這兩位博士。 他們對《蓄婢制度》的認識最廣泛。他們亦會在論壇負責觀察學生是否做足夠的資料搜集和作中立的評估。

參與中學的校長及老師認為在整個論壇過程中學生十分享受。因為他們了解到隨時代的轉變,社會、階級和家庭結構可產生很大的轉變。以往大部份學生會覺得上歷史課很沈悶,但通過論壇的形式去探討歷史,能增加現場感,引發學習興趣。

本文撮錄自1月20播出,由羅曼穎及家校會資深委員余榮輝先生主持之香港電台文教節目《家家有教》。節目逢星期二晚上8時至9時在港台第五台(AM783 / FM92.3天水圍 / FM99.4將軍澳 / FM106.8屯門、元朗區)及港台網上廣播站(www.rthk.org.hk)同步播出。節目電郵ceu@rthk.org.hk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