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文化交流

家長 > 親子資訊 > 港台親子節目 > 家家有教
 

國際文化交流


題目:國際文化交流
歐陽少芝女士 國際文化交流署理總幹事
張天薇 2007-08年度德國交流生
蔡淑芬 2008-09年度從德國到香港交流生
何美芝 中學教師

AFS國際文化交流,是一個國際性非牟利的義工團體,多年來致力推動國際交流活動,目的是透過各類交流計劃,讓全球參加者互相尊重瞭解,從而達至種族融和與世界和平的願景。 AFS的海外交流計劃主要對象為本地15-18歲的中學生。AFS自1914年成立以來,已有超過370,000名青少年參與不同的文化交流計劃。

歐陽女士稱AFS的甄選條件很嚴格,他們會選擇有良好學業成績和語言能力的學生。但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性格和獨立性。為期一年的交流計劃著重國際交流與文化體驗,參加者會獲安排入讀交流國家的學校與入住接待家庭,並鼓勵全面投入海外生活及社區活動,從最地道的生活體驗獲得國際交流的學習。當中的費用包括全年學費、書簿費、住宿、車費、來回機票及保險。計劃有香港賽馬會資助,有經濟困難的家庭可以申請費用免。

2008-09年度從德國到香港交流生Josephine Koch 蔡淑芬,以廣東話介紹自己來港六個月,很喜歡中西合璧,人稱「美食天堂」的香港。她選擇香港作交流地,是由於她很喜歡中國文化,香港中西文化混雜,令她較容易適應。另外,學校的同學、老師、接待家庭對她很友善,提供很大幫助。

2007-08年度德國交流生張天薇稱,她選擇到德國交流的原因是她熱愛歐洲文化,亦想到非英語國家。 而一年的德國生活令她有機會學習德文。而其中令她較為深刻的經歷是,她曾參加一個同性婚禮。經過這次交流之後,她亦發現自己對香港及中國文化的了解不夠深入。

何老師表示,接待學校對交流生提供很多協助。例如,她在校內組織 「Buddy Group」,藉此令交流生多與本地學生溝通,盡快融入新課程及新環境。另一方面,何老師鼓勵學生以英語與交流生溝通,提升英語水平。

本文撮錄自2月10播出,由羅曼穎及家校會資深委員余榮輝先生主持之香港電台文教節目《家家有教》。節目逢星期二晚上8時至9時在港台第五台(AM783 / FM92.3天水圍 / FM99.4將軍澳FM106.8屯門、元朗區)及港台網上廣播站(www.rthk.org.hk)同步播出。節目電郵ceu@rthk.org.hk

列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