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風險面面觀
題目:食物風險面面觀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
科學主任陳家茵女士
陳女士指出由食物傳播的疾病是因進食而引起的疾病,病源是致病的微生物或有毒的化學物。由食物傳播的疾病的常見病徵包括肚痛、嘔吐,腹瀉等。部分疾病可對嬰兒、孕婦、長者和病患者帶來嚴重的影響。但只要我們能夠注意衛生,很多疾病是可避免的。
食物安全五要點源自世界衞生組織,目的在於預防由食物傳播的疾病。這五要點分別是:1)精明選擇 (選擇安全的原材料) 。2) 保持清潔(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 。3)生熟分開 (分開生熟的食物) 。4) 煮熟食物 (徹底煮熟食物) 。5) 安全溫度 (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熱吃的食物保持 攝氏60度以上;冷吃的食物保持攝氏4度或以下;冷藏食物保持攝氏零下18度或以下) 。另一方面,買來的熟食應在二小時內進食,而食物應只翻熱一次。
當存放食物在雪櫃時,不要把雪櫃裝得太滿。家禽、海鮮應放雪櫃的下格。熟食、壽司、剩餘食物應放雪櫃的上格,避免其汁液污染。解凍冷藏食物的方法亦有三種,利用微波爐解凍功能;放在流動的自來水下;先放在攝氏4度或以下的雪櫃格內。煮熟食物亦十分重要,最好使用食物溫度計檢查食物中心溫度是否至少達到攝氏75度。在使用食物溫度計時,方法必須正確,把食物溫度計放在肉身最厚部分的中央;不要讓食物溫度計接觸骨部或容器的四周;每次用完後,妥為清潔食物溫度計。而肉類和家禽的肉汁必須清澈,不應呈紅色;切開已煮熟的肉時不應見血。
另一方面,在選購食物方面,應向衞生和可靠的店鋪購買食物。選購新鮮及衞生的食物,蔬果無破損或家禽表面無瘀傷;罐裝食物的罐身並無膨脹或凹陷;瓶裝食物的瓶身並無裂縫或瓶蓋沒有鬆動;包裝盒內的蛋類沒有裂縫或滲漏;不要選購已超逾食用限期的食物。
如欲知道更多食物安全要點,請登入食物安全中心網頁。
本文撮錄自6月9播出,由羅曼穎及余榮輝先生持之香港電台文教節目《家家有教》。節目逢星期二晚上8時至9時在港台第五台(AM783/FM92.3天水圍/FM99.4將軍澳FM106.8屯門、元朗區)及港台網上廣播站(www.rthk.org.hk)同步播出。節目電郵ceu@rthk.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