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纾缓考试的压力?」

家校会 > 家校会活动 > 最新活动总览
 

「如何纾缓考试的压力?」


本文撮录自2004年5月13日播出的「家家有教」节目。

主持:钟杰良先生、叶祖贤先生(教育统筹局总发展主任)
嘉宾:朱曜东先生 教统局 [学校发展主任 (教育辅导 / 特殊教育)]

面对考试,学生与家长同样感到压力。适当的压力无疑能产生助力,提升个人的表现;但压力过大则会影响身体、情绪,继而影响正常的发挥。受压的徵状很多,往往因人而异。总括而言,身体方面:通常会感到头痛、胃痛、肠胃不适、食欲不振等;情绪方面:则会感到十分低落、不安、烦躁、容易发脾气及精神不能集中。偶一为之不足为奇,但若情况持续数天,则要多加留意。

朱曜东认为家长是子女最佳的心理医生,要成为一个3A父母,必须做到以下三项要点:1) Awareness (察觉) ---首先要留意子女近来的情绪、身体状况;并要细心聆听子女的倾诉,从而了解他们的需要。2) Acceptance(接纳)---当子女倾诉的时候,不要即时分辨对与错,先接纳、后分析,这样子女才会无后顾之忧地跟家长分享。3) Appreciation(欣赏)---学生感到压力,往往源自信心不足;若家长对子女的长处多加赞扬及鼓励,自然能够培养他们的信心、敢於面对挑战。

叶祖贤指出有些小孩子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会不断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从而产生压力;当孩子做不到预期的表现,父母便会轻易说出「你不听话」、「不爱你」等说话。但他认为作为父母,必须对子女的表现经常抱有接纳和欣赏的态度,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应是无条件的。

听众徐小姐来电谈到姨甥今年中学会考,姐姐一方面不想把压力加诸儿子身上,但同时却难掩内心的焦虑不安,煞是矛盾。朱曜东表示家长在帮助子女纾缓压力之前,必先确保自己心境平和;继而多加留意子女的身体状况,并说一些鼓励的说话,如「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相信这种积极的态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帮助。

刚为人师表的听众黄小姐亦来电亦分享到,眼见学生对於一些不用评分的专题研习抱著散慢、松懈的态度;她认为有时候给予学生适量的压力反而会令他们的表现更出色。

列印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