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
本文撮录自2005年1月20日播出的「家家有教」节目。
主持: 钟杰良先生、张国华博士(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主席)
嘉宾:何瑞珠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
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由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统筹,以评定十五岁学生的基本能力;2003年全球共有四十多个国家参加,到了2006年将有超过五十个国家参加。香港在过去两届的表现相当理想,数学更两度位列第一;科学方面亦两届位列第三;至於阅读方面,则第一届排行第六,第二届下降至第十位。
不少大学教授、雇主都批评部份香港学生未达基础水平,然而张国华却认为原因有两方面:1) 近年来入大学的机会增加,令一些非顶尖的学生亦能取得大学学位,这与以往只有精英才能进入大学的情况有所不同;2) 精英的学生亦未必会留港就读,致使令到社会各界有感学生的平均水平下降。他进一步指出,近几年的教育制度对学生要求提高,不但要学习普通话,更要学习资讯科技,学生要兼顾的能力无疑比以前更多,难以专注发展。
何瑞珠表示其实很多学生都能够达到基本水平,但如何才能孕育出优良的学习环境让老师和学生发展得更好,相信现有的基础教育仍有改善的空间。她认为有些因素可令学生表现得更好:1) 从过去两届的研究发现,如家长有更多时间跟小朋友沟通,不论文化上的讨论或闲话家常,亦能对小朋友基础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2) 多参与亲识教育的家长,其子女的成绩亦会较好;3) 家长多参与学校的义务性工作亦能对子女的学习有正面的影响。
何瑞珠指出在96年的研究亦发现,不论家长有否参与学校之活动,若他们的小朋友进入了一间家长参与率较高的学校,其子女的水准定远远高於进入一间低参与的学校;因小朋友在一间充满关怀和学习气氛的学校学习,对其成绩会有相当大的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