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展爱国教育

家校会 > 家校会活动 > 最新活动总览
 

推展爱国教育


本文撮录自2005年10月13日播出的「家家有教」电台节目。

主持:钟杰良先生、黄均瑜校长[福建中学(小西湾)]

嘉宾:张永雄先生 (教统局高级课程发展主任(德育及公民教育))

大部份国家都会把本国历史列作必修科,以培育爱国教育。黄均瑜认为,如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不了解,又「从何爱起」呢?然而,香港的情况却有点不同,大部份学校只于初中阶段才会把中史列作必修科,更有学校没有把其当作独立科目看待。

张永雄认同中国历史在国民教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如何在小学至中学的课程加强学生对中史的认识?事实上,现时在不同的学习领域内,都加入了大量中国历史的元素,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历史、中华文化及当代国情;当中更以新中国成立后,其经济、民族、文化、科技及国防等事项尤为重要。故若要全面推行国民教育,三方面皆并重。他认为中史科可以两种不同模式出现:1) 列为必修科;2) 由其他学科承担一定责任。他指出以独立学科处理当然有其好处,但其他教育工作者亦有义务推行国民教育,不应将国民教育集中于中史科老师推行。无论是哪种形式,学校仍是有其自由度去考虑这个问题。

黄均瑜认为把中史列作独立科目的原因,是可保证一定课时;但若把它合并为人文学科,内容和课时未必得到保证。

张永雄指出国民教育主要围绕三个中心思想:1)为何需要国民教育?有见年轻人对自己的国家、文化及国情的疏离感,实有需要加强他们对国家之认识,藉以填补以往的空隙; 2) 国民教育需包括什么内容?以往课程多只触及历史文化层面,对当代国情只是蜻蜓点水式介绍;应对国家政经发展、外交及航天科技多加强调;3)如何推行?推行爱国教育需具备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单是提升知识层面并不足够,更需要情感触动。至于意志和行为亦不是光谈论,而是具体行动,并多思考自己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承担。近年来,课改对全方位接触越趋重视,在多元多角思考及持开放态度的教育下,可训练学生的判断力和表达个人感受。相信在教统局的培训及妥善的资源分配下,国民教育定可茁壮成长。

列印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