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援助学障儿童
本文撮录自2005年12月22日播出的「家家有教」电台节目。
主持:钟杰良先生
嘉宾:李淑娴 (教统局教育心理学家)
「学习障碍」是指小朋友在学习方面出现困难,最常见的是读写障碍。那么如何才能辨识出来呢?有些小朋友天生便在学习文字上感到特别困难,即使花了很大努力,亦难以把文字记牢。当家长终於教晓小朋友能读能写,但到了默书时,仍是会忘记大部份;一个星期后,更会浑然忘记所有。很多家长以为这只是小朋友无心学习、天资不聪;然而,若问题持续发生,便可能是小朋友出现读写障碍。除了学习文字外,读写障碍的小朋友在生活细节方面亦有其他表徵,如:手脚不够灵活、组织力较差,但口才却极佳。故会容易令人误会,为何说得好,文字学习却差呢? 这不难看到读写障碍的小朋友在口语和文字上、付出和收获上有很大差距。李淑娴认为即使天生有学习困难,如得到后天帮助,仍可把问题减至最低。
作为教师,如在课堂上发觉小朋友学习文字有困难,应及早帮助他们。而教统局在小学一年级便进行了「及早识别计划」,老师在小朋友入学三个月后,便需要填妥一份量表,以观察小朋友的学习进度,从而尽早识别及提供协助。
李淑娴指出,学习中文字跟英文字有所不同。英文是属於字母文字, 小朋友如在语音发展或听力上出现问题,便会影响他们学习字母文字的语言。而中文则是方块字,跟视觉关系较密切,如这方面出了问题,亦会直接影响小朋友学习中文字。
要帮助读写障碍的小朋友,李淑娴建议把需要学习的东西规律化。正如中文部首的位置亦有其规律,有些部首通常是放於左边,有些则放於右边。继而再教导小朋友如何有系统地把文字拆开,让他认识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及部首的意义,令他循序渐进地学习每个中文字。此外,亦可尝试多感官学习法,利用手指临模记忆,或透过字体的大小颜色来加强对文字的印象。
社会上,不少名人都有读写困难,但凭著毅力,终能展示才华,如:卢冠廷、汤告鲁斯及维珍航空主席Richard Branson 等。故此,面对读写障碍的小朋友,家长亦不要过於消极,应加以耐心地教导他们,尽量启发小朋友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