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英文从阅读开始

家长 > 亲子资讯 > 港台亲子节目 > 家家有教
 

学习英文从阅读开始


本文撮录自2006年3月16日播出的「家家有教」电台节目。

主持:钟杰良先生、莫凤仪校长[家校会副主席]
嘉宾:臧张慧敏 (教统局课程发展处(高级课程发展主任))

去年9月,教统局在新修订的小学英文课程中,建议学校把英文课时的百份之四十拨作阅读课,在这特定的课时中里,老师须教导小朋友如何看图书。在旧课程下,一般学校亦有阅读堂,但各学校处理方法不一;但新课程建议学校在阅读课时内,只用图书,而不要用教科书,这对学校而言,可说是一个崭新的建议。

在课程尚未推出前,教统局已找来几间学校的小一至小四同学作测试。结果发现小朋友对图书课十分感兴趣,且同学在故事的情境下,对吸收英文词汇、文法知识及英文会话皆非常有效。臧张慧敏表示,以往曾见过同学上英文堂时,并不愿意说英文,主要是由於信心不大,而教科书亦难以刺激他们说英文。反之,图书堂令他们更有兴趣,亦愿意发表意见,课堂就显得生动了。她建议老师可用不同策略教导学生:有时候可跟老师一起朗读;有时自己默读;有时大声在班上朗读;有时老师以讲故事的模式说出来,方法可以多元化。

教统局现在建议学校使用真书(real book)上阅读课,因真书往往可於图书馆、书局见到买到;若学校习惯使用这些书,学生在图书馆里见到这些书便不会觉得陌生。相反,出版商出版一些配合教科书的图书,内容虽吻合,词汇句式亦差不多;然而,由於图书专为特定的教科书而设,故英文运用较生硬,情境不够有趣,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臧张慧敏亦建议学生不应只看故事书,应尝试阅读其他体裁,令其接触不同类型的词汇、句式、文法及用法。

臧张慧敏建议家长替小朋友选书时,不应只从价钱、厚薄、字的多寡及深浅来衡量图书的价值。有时候,越简单越浅易的书,可能越能引起小朋友的兴趣。故此,当家长陪同小朋友买书时,尽量放胆给小朋友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图书。现在坊间出版了很多薄薄的英文书,小朋友可很快看完,这绝对能加强他的成功感和阅读兴趣。

她续称,阅读策略是可教的,她认为适合小朋友看的书定是充满图画;尽量不要让小朋友经常查字典,因每个字可有很多解释,小朋友难以记牢。反之,小朋友可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图画、上文下理及文字的读音来猜测文字的意思,从而理解故事内容。

列印         上一页